亞馬遜高溫~39℃百隻淡水豚死於旱災

  【本報訊】綠色和平組織指出:今年 9 月底,巴西亞馬遜河域的特費湖(Tefe Lake)發生了一場歷史性的旱災,氣溫已超過攝氏 39 度,造成超過 100 隻亞馬遜淡水豚、數千條魚死亡1。這個重大的旱災,也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起居,特費市長尼克森·馬雷拉(Nicson Marreira)表示,約有 60,000 名居民因河流乾涸,而無法順利獲得政府所供應的糧食。

  亞馬遜雨林是世界最珍貴的熱帶雨林之一,孕育著上萬種動植物,對於調節氣候更是扮演關鍵的角色。而棲息在特費湖的亞馬遜淡水豚(Inia geoffrensis)為現存體型最大的淡水豚,有著粉紅色的外表,被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的物種,卻因這次的災難,再次掀起滅絕危機的討論。

  在氣候變遷以及旱季的關係下,亞馬遜面臨嚴重乾旱,由於降雨量減少,河流水位下降。但今年,亞馬遜地區的許多河流的水位可能會達到歷史最低水準。

  然而,這不僅僅是關於氣候變遷,巴西 49%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由火災和森林砍伐造成的。儘管今年亞馬遜的砍伐率大幅下降,但我們仍然看到了大規模火災的發生,特別是在乾旱程度較嚴重的地區。這些火災不僅助長氣候危機,而且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的健康,他們不得不應對高溫、旱災和空氣污染的綜合問題。

  在這個危急時刻,綠色和平巴西辦公室組成了一個名為「緊急之翼」的行動小組,通過飛機向受災社區提供食物、水和其他基本資源。十月初,我們已經向該地區的居民提供了三噸食物和資源。

  「緊急之翼」還為當地組織 Mamirauá 研究所提供後勤支持,該機構正領導一個行動小組,與其他合作夥伴組織,如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巴西自然保護研究所一起合作,以防止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進一步崩潰。

  在這個全球氣候危機不斷加劇的時刻,我們已經無暇再浪費時間。全球領導人必須採取行動,在還來得及的時候防止更強烈和更致命的極端氣候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