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委會主委林聰賢18日出席「106年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表揚大會」,親自頒發「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獎金及獎座,向15位獲獎者致上最崇高敬意。
15位有功人士分別來自政府機關、檢調單位、學校、研究單位、民間團體及社會企業,獲獎事蹟涵括了盜伐查緝、冒險執行空拍任務、學術研究、農業溼地復育及環境教育,乃至政策制定及國際事務推動。
主辦的農委會林務局說明,今年林業及自然有功人士遴選作業,是廣邀國內174個政府與民間團體推薦選拔,計有41位推薦人選,選拔過程經初審、複審,至最終由農委會主委遴選核定15位有功人士。
今年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中,阿美族藝術創作工作者舒米˙如妮女士是唯一的原住民得獎者,30年前,港口部落的石梯坪水梯田因水圳崩壞以及年輕人口外流而棄耕,舒米˙如妮回到部落,與林務局共同合作,號召族人修復水圳,找回原有的水梯田生態與文化,導入部落三生(生態、生活、生產),結合民族動植物調查、生態導覽及藝術文化,讓已陸化的梯田重新找回生機與部落的產業希望。
其他得獎人分別為臺灣環境資訊協會陳瑞賓秘書長,發行臺灣第一份民間環境電子報成為重要環境資訊窗口;國內研究農業昆蟲宗師楊平世教授,30餘年來為臺灣昆蟲保育貢獻心力;任職學界的方偉達副教授及楊勝任教授,分別在濕地保育及綠美化、老樹保育為重要之推手。造林綠美化方面,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謝英士董事長,積極參與國內外復育及造林,認養國有土地200坪;宜蘭縣礁溪鄉匏崙社區發展協會許金壽理事長則號召社區總動員,成功活化社區。學術研究上,周政翰先生多年來研究蝙蝠生態,建立完整臺灣蝙蝠回聲定位資料庫;中研院研究員邱志郁先生則致力於海岸林及土壤研究;特生中心林旭宏組長首創網路社群匯聚網友力量進行生態調查,推動公民科學。
另外,空勤總隊飛行員楊志平先生多次參與天災後空拍任務,航拍成果提供即時救災及林業經營之用。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施季芳主任及農林航空測量所管立豪所長,則分別在森林遊樂經營及保育工作推動得力。而森林資源保護、查緝盜伐及盜獵工作上,是首位以滯留河床之樹木殘留物等滯留物提起公訴的葉清財檢察官,及破獲多起重大盜伐及非法獵捕查緝案件的保七總隊林俊誠警員,維護森林資源,績效卓著,榮獲有功人士殊榮。
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獲頒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的舒米˙如妮女士,今年林務局也特別邀請了原住民藝術創作者-撒部‧噶照,運用林務局提供的漂流木,為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親手製作了名為「守護」的獎座,象徵得獎者具有守護山林、海洋、自然、生命的一顆心,也希望同樣的理念在每個人心中萌芽成長。大會中場則由金曲獎原住民流行歌手-以莉‧高露擔任表演嘉賓,演唱成名曲「休息」及「輕快的生活」,讓本屆大會洋溢淡淡「原味」。
此外,林務局為感謝泛太平洋集團潘思源總裁以個人名義於103年捐助100萬元協助林務局成立「台灣龜類保育與研究中心」,又於105年捐款66萬元投入海龜救援工作,特別在林聰賢主委見證下,由林務局林華慶局長在大會中致贈感謝狀,以感謝其義舉,希望藉由潘思源總裁的拋磚引玉,讓更多民間力量一齊投入保育行列。
今年表揚大會還頒發8處植樹綠美化全國模範社區、3單位推動生命教育楷模獎、3位傑出國家森林志工、4處加強森林保護績優社區、1位傑出森林護管員及15位優秀森林護管員、4個績優國家森林志願服務運用單位、2處績優國家森林遊樂區及5處造林綠美化績優單位等獎項。
林務局表示,希望藉由這些獎項的頒發,給予辛苦奉獻的個人及團體鼓勵,更希望喚起國人珍惜自然環境的觀念,讓臺灣的林業及自然保育走得更穩健、更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