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與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共同於1月16日在福州舉辦“兩岸關係前瞻”座談會,分析研判兩岸關係形勢現狀與走向。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所長蘇美祥研究員認為,2022年兩岸關係經歷涉灘之險,但大陸有力引領兩岸關係正確發展方向。縱然當前台海亂雲飛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主流大勢沒有改變。大陸堅持一貫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方針,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細化落實台胞同等待遇政策,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面對“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台灣事務的嚴重挑釁,大陸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進一步掌握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進一步鞏固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總體格局。
蘇美祥指出,2023年,大陸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積極應變局、解困局、創新局,在新征程上加快塑造國家統一大勢:
一是反分裂、反干涉鬥爭力度將進一步增強。面對“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台灣事務的嚴重挑釁,相信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有駕馭複雜局面、戰勝風險挑戰的強大實力和必勝信心。
二是兩岸交流有望迎來復蘇契機。民進黨在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慘敗,這一結果反映了台灣島內“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的主流民意。台灣當局操作兩岸“脫鉤”不可能得逞,“以疫謀獨”阻撓兩岸人員往來,已遭到島內民眾的強烈反彈。
三是大陸將繼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大政策主張,大陸為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的努力不會停,將出台更多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鼓勵更多台胞來大陸學習、工作、創業,為廣大台胞台企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參與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多平台,創造更好條件。
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巍巍教授認為,2022年的台海局勢,在疫情肆虐、美台勾連、兩岸對抗的格局中暗流湧動。在各種矛盾的激化與多方力量的博弈中,2023年的兩岸對抗相較於2022年必將有增無減。台灣海峽不僅將繼續暗潮洶湧,而且可能會風高浪急,甚至有引發“兵凶戰危”之風險。
吳巍巍指出,2023年台海局勢與兩岸關係不容樂觀。一方面,面對日益囂張、越發嚴重地危害國家核心利益的“台獨”分裂勢力的“抗中”行徑、外部勢力的干涉行徑以及愈演愈烈的美台勾連,中國大陸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的時代背景下,在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偉大實踐中,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開展反“台獨”勢力分裂、反外部勢力干涉的鬥爭。
另一方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民心所向,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2023年,大陸將繼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將會有越來越多台灣同胞彙聚至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中來,積極參與各地發展建設,紮根大陸並且成長壯大。因此,儘管2023兩岸關係可預見暫時的低迷,但祖國完全統一的時和勢始終在我們這一邊。無論美台如何勾連,“台獨”如何猖獗,都無法阻擋祖國完全統一的步伐。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劉淩斌副研究員認為,在2022年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抗中保台”牌的失靈和“國勝民敗”的選舉結果,從一個側面表明了相當一部分民眾用選票表示了對民進黨執政路線的不滿,也反映了台灣主流民意對緩和兩岸關係的呼聲,對進一步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有積極意義。
劉淩斌說,隨著新冠疫情逐步緩解,民進黨迫於民眾和在野勢力的壓力,同時也為了擺出緩和兩岸關係的姿態以爭取中間選民支持,近期很可能會順水推舟,逐步放寬大陸民眾赴台限制,恢復“小三通”航線,增開兩岸直航航點等。這在客觀上將推動兩岸人員往來逐步恢復正常,有助於擴大兩岸民間交流合作。兩岸人員往來和民間交流互動有望逐步恢復,兩岸城市交流將更上一層樓,海峽論壇等兩岸品牌交流活動的規模將有所擴大,參與線下交流的兩岸民眾尤其是台灣民眾人數將大幅增加,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或將迎來新機遇。
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林小芳副研究員認為,從兩岸文教交流的角度來看,台灣自2011年開放大陸學生赴台就學,大陸學子赴台學習,對於加強兩岸人民的相互瞭解、增進同胞情誼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近年來,在民進黨當局限縮兩岸交流政策下,兩岸關係不進反退急劇降溫,大陸學生赴台人數逐年減少。2023年暑假,最後一批在台就讀的學位生將畢業離台,只剩下兩千餘名交換生、研修生,將創下兩岸開放雙向教育交流以來的新低記錄,失去大陸生源對台灣地區的高等教育將造成一定衝擊。
林小芳說,2022年底的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吞下創黨以來最大敗績,民進黨當局操作的“抗中保台”牌逐漸失效,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五成民眾不滿執政當局的兩岸政策,民進黨一面倒的“親美抗中”將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依然是兩岸的主流民意。我們期待著台灣當局能夠順應民意,務實開放兩岸交流,也讓兩岸學子雙向求學得到有序恢復。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林中威副研究員認為,2022年緊張的台海局勢下,大陸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動權與主導權,適時警告與震懾“台獨”及外部干涉等兩股勢力,穩步推動祖國統一進程。面對大陸的綜合實力優勢,民進黨操弄統“獨”議題的慣用手法已逐漸失效。
林中威說,為改變這一局面,近期民進黨當局聯手美方進一步加緊了對軍事議題的炒作:通過渲染美方對台軍援、軍售,試圖以此向島內民眾傳遞美方對台灣當局的“堅定支持”,從而降低台灣民眾對民進黨當局各類“台獨”舉措的疑慮;通過炒作“保衛台灣”鼓勵島內青年主動參與軍事訓練,效仿“烏克蘭模式”強化民眾軍事意識;誇大台灣面臨的“安全威脅”,為台灣當局順應美方要求,推進延長義務役服役年限等軍事政策製造輿論。在相關動作影響下,當前民進黨當局義務兵役期延長至一年等較為敏感的政策尚未在島內引起激烈反彈。這顯示民進黨當局相關操作仍可能誤導島內民眾對台海局勢的看法,助長“台獨”勢力的氣焰。美台勾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其“以武拒統”的資本,使台海局勢進一步複雜化。
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范志泉助理研究員認為,近年來,研究者們通過分子人類學、考古學等學科理論與實證研究都有力地證明了包括台灣高山族(台灣稱“原住民”)在內的“南島語族”起源於中國大陸華南地區,強有力地駁斥了“台獨”分子長期以來以所謂“台灣原住民”南來論為根基的理論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