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警告美挑釁~解放軍展開打擊演練

  【本報訊】“我們強烈敦促美方摒棄冷戰零和思維,不得實施有關法案中的涉華消極條款,不要低估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不要在涉及中國主權和核心利益問題上存有僥幸冒險心理。”12月24日,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外交部、國防部、國台辦就美國“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涉華消極條款發表談話或答記者問,表達中方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當天(美國當地時間23日),美方將“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簽署成法,該法案含有多項涉華消極條款,大肆操弄涉台、涉港、涉疆等問題,無端抹黑中國發展道路,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尤其是其中包含為台提供“軍事融資”、加速對台售武等內容,妄圖“把台灣納入美國的國家安全體系”,使台灣“烏克蘭化”。12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諸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和聯合火力打擊演練。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當天表示:“這是針對當前美台升級勾連挑釁的堅決回應。戰區部隊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包含大量涉華消極條款

  當地時間23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了軍事開支總額高達8579億美元的“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拜登隨後發表聲明表示,該法案“為美國軍人及其家屬提供了重要的福利,並將支持美國國防、外交和國土安全的關鍵權力”。

  有美國媒體稱,該法案包含多項旨在強化美國軍隊空中力量、陸戰防衛能力以及網絡安全的條文。在歐洲,該法案除了允許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外,還批准向名為“歐洲威懾倡議”的計劃提供60億美元的預算。該計劃的目的是提升駐歐洲美軍的應變準備,“以阻止俄羅斯進一步侵略”。在印太方面,法案為“太平洋威懾倡議”計劃注入115億美元資金,以提升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能力。

  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導人麥康奈爾日前在參議院通過該法案的最終協調版時曾大談“中國威脅”。他稱:“中國正積極破壞美國的利益和在各地的夥伴關係,從亞洲到中東,再到非洲,還有其他地方。這部國防授權法將強化我們自身的力量,並將印太地區的重要夥伴關係置於優先地位。”麥康奈爾說,“制衡中國將需要美國及其夥伴和盟友之間更牢固、更深入的聯繫……這意味著所有事情,從軍事基地到聯合演習等方面進行協調。同時,我們必須加強國防工業基礎,以便向合作夥伴出售其所需的防禦能力,在安全和經濟方面贏得勝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在該法案總額達8579億美元的軍事開支中,最引人注目的內容是,美國在2023年至2027年間向台灣提供總額100億美元、每年最多2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該法案還要求加速處理台灣軍購請求,並建議邀請台灣參與2024年“環太平洋軍演”。此外,眾議院同一天通過的“綜合撥款法案”授權向台灣提供最多20億美元的“軍事貸款”。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聲稱:“台灣的民主對印太戰略來說就是跳動的心臟,我們對台灣義務的深度和力度將比以往更強大。”

  給台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

  “中方對美方執意通過並簽署含有涉華消極內容的‘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針對美方此舉,外交部發言人24日表示,該案罔顧事實渲染“中國威脅”,肆意干涉中國內政,攻擊抹黑中國共產黨,是對中方的嚴重政治挑釁。該案還包含大量涉台消極條款,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給台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當天,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國防部、國台辦也發表談話或答記者問,表達中方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環球時報》報導,“美國‘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諸多議題已觸碰了中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性質十分惡劣。”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25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從該法案可以看出,美國接下來一年的對華政策將更具對抗性,其以軍事為核心,妄圖構建全面遏制中國和破壞中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政策體系將編織得更為密集。中美關係面臨的挑戰將更嚴峻。

  《環球時報》記者通過關鍵詞查詢發現,在美國“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涉及的國家中,“中國”出現了260多次,遠高於俄羅斯、伊朗、朝鮮等國,顯然中國是美國關注的“最大重點”。雖然該法案是“國防授權法案”,但實際上涉及中國的內容幾乎無所不包,除了針對中國軍事的內容外,還包括:中國在敏感區域的港口和基礎設施投資問題、中國“對外經濟脅迫”問題、俄烏衝突對中國的影響、中國對俄援助問題、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對中國援助的問題、涉疆問題、中俄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活動的問題、稀土問題、半導體問題、在非洲地區同中國的競爭問題、網絡安全問題等。

  此外,該法案還對中國制定了多項有針對性的遏制措施,比如在經濟上,該法案聲稱要“剝奪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並修改所有為中國提供這一地位或待遇的國際條約”;在投資方面,“所有與中國共產黨相關的投資”以及在通信等關鍵領域只要中國企業持股超過10%,就會被嚴格審查或被限制。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對記者表示,從該法案可以看出,美國今後將重點在軍事上威懾中國,同時繼續在科技領域 “圍堵”中國,在經貿領域打壓中國企業,在政治層面惡意攻擊中國。

  美國的“台灣豪豬化”政策

  對於美國“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俄衛星新聞網24日引述俄中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專家理事會俄方主席塔夫羅夫斯基的話表示,美國通過8579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是對全世界的威脅,美國在全球有上百個軍事基地,全世界都在美國槍口瞄准之下。他說:“美國對台灣進行軍援,顯然是對中國進行挑釁。台灣是美國企圖用來遏制中國最主要的一張牌。但這可能使美國自身陷入軍事衝突之中。”

  香港中評社援引台灣島內多名學者的分析稱,該法案有關對台進行“軍事援助”等內容,是“企圖把台灣納入美國的國家安全體系”,“這個象徵性意義,比100億美元軍援更重要”。美國針對中國打“台灣牌”,就是要把“台灣烏克蘭化”。報導稱,《紐約時報》10月份曾報導《美國計劃將台灣變成龐大武器庫》,正加緊在台儲備大量武器。對照美國“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內容,美國正開始落實“台灣豪豬化”政策。民進黨當局收下美國“軍援”,就等於交出“防衛自主權”,“如同烏克蘭要怎麼打,打多久,能不能停,都無法操之在己”。此外,傳言美國將派官員“直接進駐”台灣當局,那台當局就不只是外界嘲諷的“兒皇帝”,“而是准殖民地了”。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對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這一法案對美國行政當局沒有百分之百的約束力,因此我們應當嚴密監控美國行政當局未來將採取哪些措施。他說,在安全問題上,特別是維護西太局勢穩定方面,中國並非處於弱勢,但始終保持積極防禦態勢,因為台海問題不僅關係到中國的繁榮和穩定,還波及整個西太和跨太平洋地區。如果因台海問題引發中美衝突,全世界都將受到巨大影響。中方在此問題上不會魯莽,但如果美方挑釁升級到一定程度,中方“勢必會予以強硬且一舉解決問題的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