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學者共議閩台風物與文化思想

  【本報訊】“閩台風物與文化思想:閩台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於10月29日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順利舉行,來自兩岸近百位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討閩台文化淵源和思想文化內涵。本次大會議題包括台灣文學中的閩台風物書寫、閩台文學中的鄭成功形象研究、台灣文學創作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創作的新進展等,旨在借助福建的地緣優勢,進一步加強閩台文學的交流與對話,推動延續兩岸共生共濟的學術交流傳統。

  恰逢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會議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相關論述精神,持續推動兩岸作家學者的溝通合作,助力兩岸文化的深度交流和發展。據悉,此次會議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福建省台灣香港澳門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主辦,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福建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協辦,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文學研究所承辦。

  大會開幕式上,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張福貴會長在致辭中表示,文學是連接兩岸同胞心靈的紐帶,在當前的世界局勢下,台灣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有著更大的歷史責任和必要性。閩台文學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希望學人們都能擁有世界性的研究意識,致力於人類共同價值的實現。福建社會科學院劉小新副院長表示,閩台兩地一衣帶水,唇齒相依,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推動閩台文化交流是貫徹落實中央對台大政方針、在兩岸發展上做出示範的重要舉措。閩台文學是閩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兩地合作,有助於促進閩台同胞心靈契合,推進台灣同胞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福建省台灣香港澳門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袁勇麟會長回顧了學會以及廈門大學台研院在過去數年內取得的成績,認為這次研討會的舉行會促進台灣文學研究再上新台階。廈門大學宣傳部高和榮部長表示將繼續加強閩台文學的交流與對話,推動延續兩岸共生共濟的學術交流傳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李鵬院長表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的發展是多面一體、多元一體的,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做貢獻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此次會議議題廣泛,共分六個分論壇,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圍繞“學科建設與研究回顧”“傳統再造與家國情懷”“閩台風物與民間想象”“思想文化與殖民抵抗”“當代文學與文化透視”“青年新聲與學科發展”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本次會議以“閩台風物”為核心討論問題,主旨明確、亮點頻現。

  作為福建省台灣香港澳門暨海外華文文學學會的年會,此次會議對華文文學學科發展作了回顧與展望,對學科概念作了進一步探究。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登翰從理論層面出發,提請嘉賓們思考“何為華文文學”“從歷史到當下,如何建立華文文學的整體觀”等問題,有助於學界對華文文學的認識、定位和建構。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朱雙一教授從學科定位的角度,討論“華文文學”的內涵與外延,強調“脈絡化”對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必要性。福建社科院副院長劉小新反思了習見的研究視角和方法,強調華文文學研究要對文本進行歷史化、語境化的研究。福建師範大學教授袁勇麟就兩岸農業創意產業的合作作了深入的分析。大會還探討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兩岸的現代轉化,台籍學者、天津大學教授何慧俐教授探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台灣的傳承與轉化。《台港文學選刊》編審楊際嵐回顧了《台港文學選刊》創辦和發展的歷史,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計璧瑞通過“關鍵詞”研究,梳理“台灣理論”生產的脈絡,點明了台灣學界隱含的理論焦慮。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向憶秋、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徐紀陽分別從學術史的角度總結了劉登翰、朱雙一的學術貢獻。

  大會彰顯了兩岸民間文化的深厚聯繫。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教授黃科安、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燕麗從民間戲曲的角度出發,展現了兩岸文化脈絡中的不解親緣。大會從思想文化層面對日本在台灣殖民統治史作了深入研究。龍岩學院教授江清悠、張正田和台籍教師、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教授吳秉勛,深入介紹了抗日人士江呈輝、林可勝。台籍教授、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徐秀慧教授探討了台灣左翼文學的譜系與實踐,福建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陳美霞、林娟芳等深入研究台灣日據時期的抗日思想。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院李娜介紹了“理想主義重建”討論,以及為何要以“台灣的”陳映真為聚焦的問題。

  開幕式階段,廈門大學台港澳作家研究中心掛牌成立。來自中國作家協會港澳台辦公室的張洪斌主任、台灣作家李黎、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原福建省作家協會主席楊少衡、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林丹婭分別致辭,對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成立台港澳作家研究中心表示祝賀,認為這有助於加強台港澳作家與大陸的交流,加深對台港澳作家作品的研究。

  值得關注的是,大會特意設置了青年學者專場,邀請來自海峽兩岸的博士生交流研討,展現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在學術傳承上的綿延不絕,進一步推動了兩岸學術的共同進步。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因地緣優勢,在台灣文學研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在台灣文學中,祖籍福建的作家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也時刻關注兩岸學術研究的發展動向,希冀為兩岸文學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氣象。“閩台風物與文化思想:閩台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的舉行,有利於進一步加強閩台文學的交流與對話,延續學術傳統,深化兩岸在文化上的溝通,推動兩岸學術共同發展、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