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77周年學術座談會~北京登場

  【本報訊】紀念台灣光復77周年學術座談會於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與會嘉賓表示,紀念台灣光復的真正意義,就是要向世人證明,台灣的領土主權是中國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與會學者表示,“九二共識”對於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進程而言是好東西。我們要充分利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事實、法理事實,與島內分裂勢力的種種謬論展開堅決鬥爭。

  今年是“九二共識”達成30周年,值台灣光復77周年之際,本次座談會的主題為持續促進兩岸交流與發展,進一步闡釋“九二共識”在兩岸和平發展中的重大作用。座談會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主辦,豐台區台辦、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北京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會、北京和平教育基金會協辦。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羅存康和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會長蕭開平代表本次座談會主辦單位致辭,他們表示要堅決捍衛“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繼續宣傳好兩岸同胞抗日鬥爭史,共同為兩岸同胞搭建好互動平台,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作出更大的貢獻。

  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表示,紀念台灣光復的真正意義,就是要向世人證明,台灣的領土主權是中國的,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台灣回歸祖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結果,更是兩岸同胞共同抗日的結果,台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福祉系於民族復興。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表示,三十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事實表明,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不僅取得了一系列的豐碩成果,而且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其中,最主要經驗是堅持“九二共識”是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只要遵循“九二共識”的基本精神,兩岸關係就能順利發展,台海和平就能保障,一旦偏離或背離“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會出現波折、倒退甚至危機。“九二共識”不僅是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的政治基楚,而且是今後一段時期內處理兩岸關係不可替代的政治基礎。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表示,“九二共識”對於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進程而言是好東西,是台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是兩岸交流合作的政治基礎。我們要充分利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事實、法理事實,與島內分裂勢力的種種謬論展開堅決鬥爭,撥亂反正,不能任由“九二共識”被抹黑、被攻擊、被污蔑、被歪曲。牢牢把握堅決反擊“台獨”分裂及“台灣地位未定論”等謬論的主導權、主動權。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要充分利用兩岸交流等各種機會、場合深刻揭示否認、歪曲“九二共識”的危害,捍衛“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夯實台海和平穩定和兩岸交流合作的政治基礎。祗有這樣,我們才能進一步發揮“九二共識”在下一階段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及祖國統一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京台灣青年代表羅志善說,“作為一名在祖國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常住台胞,我親眼目睹了祖國發展的巨大變化,有幸見證了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我始終堅信: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能夠實現!這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也是任何人、任何勢力、任何組織、任何政黨都無法撼動和改變的歷史大勢!”

  在京台灣青年代表沈傑說,今天我們在“盧溝橋事變”發生地,舉辦紀念“九二共識”30周年與台灣光復77周年座談會,既是為了牢記歷史,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後人,弘揚偉大民族精神,褒揚台灣同胞的愛國情懷,也是為了激勵兩岸同胞團結一心,有力推動反“獨”促統工作。在第二個百年奮鬥歷史進程中,讓兩岸同胞共同參與、影響和決定著中華民族的命運,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果。

  台盟中央宣傳部部長穆學鋒表示,77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台灣光復,徹底洗刷了中華民族百年屈辱,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永載史册的光輝篇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在新征程上,兩岸要攜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完成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使命,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華章。

  北京市台辦主任霍光峰對抗戰館對台交流工作表示了肯定和讚賞,指出要弘揚好抗戰精神、研究好抗戰歷史、爭取好台灣民心,要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共同反對“台獨”,堅持首善標準,不斷開創首都對台工作新局面,為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做出首都貢獻。

  國台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做了總結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