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2022九合一選舉過後,2024大選將隨之而來,屆時台灣需要什麼樣的兩岸論述?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向中評社表示,這個論述要能讓兩岸走上談判桌,兩岸攤牌是不可避免的,現在離攤牌時刻越來越近,台灣未來對兩岸,不能像現在一樣什麼都不做。
趙春山為政治大學法學博士,專長大陸研究。他是馬英九政府兩岸政策重要智囊,在馬政府擔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遠景基金會董事長等,現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2022九合一選舉很快就會到來,接下來就是2024大選登場,到時對台灣來講需要什麼樣的兩岸論述?
趙春山表示,台灣的兩岸論述非常簡單,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結束後,現在民調將近8成的民眾認為兩岸要恢復談判,所以到時台灣的論述就應該符合這樣的民意,符合當前台海的情勢,所以這個兩岸論述要能夠讓兩岸走上談判桌,這是第一個課題,而且也符合台灣多數民意的期待。
趙春山分析,現在距離攤牌的時刻已經越來越近了,不要等到那一天到了才做準備,攤牌是不可避免的,需要為此先做好準備。攤牌除了面對統一之外,台灣若宣告要走向獨立也是一種攤牌,只是這樣的結果恐怕就是打仗,而台灣就算願意面對統一,也要拿出牌來,包括台灣要的方案是什麼?而不是像現在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做。
趙春山表示,過去馬英九時代是不統不獨,那就是還沒攤牌,現在不是你不要什麼東西,而是你要什麼東西,蔡英文目前也沒有攤牌,不過蔡英文任期已經接近尾聲,“她任內不會有問題”。未來台灣要打出什麼牌,就要選出什麼樣的“總統”來,若想打一場仗,那就選出會打一場仗的“總統”,要選擇以和為貴,那就選一個不想打仗的“總統”或政黨,無論如何,攤牌的那一刻是避不了的。
趙春山強調,其實台灣老百姓沒有那麼愚蠢,眼睛還是很雪亮的,這次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媒體民調顯示,台灣人認為弊多於利,這和台灣政府的說法不一樣。
關於2024的兩岸論述,如果首要條件是讓兩岸上談判桌,那是否不見得要“九二共識”四個字,例如“兩岸一家親”或許也可以?
趙春山認為,前提是要雙方都能同意,現在是大陸提出來的不被民進黨接受,在自己看來,九二共識就是最好的論述,民進黨認為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後,九二共識已經變了,但九二共識其實是個工具而已,拿這個工具去談什麼,是另外一個問題。
趙春山分析,九二共識是入場券,進場了之後看的是另外一齣戲,以前九二共識在李登輝時代的功能是進行事務性會談。等到馬英九時代,九二共識談的是另外一場戲,希望維持不統不獨,在馬英九時期沒有談統一的問題,甚至是爭議性問題都不談,純粹交流發展。將來九二共識還是一張入場券,只是談的問題會超過現在,將來可能要談兩岸怎麼樣安排,這個問題不談也不行了。
趙春山指出,如果沒有了九二共識,除非台灣能創造另外一個東西是大陸能夠接受的,那我們就再往下走,至少兩邊可以談。
趙春山表示,現在台灣什麼都沒提出來,不談台灣就沒有別條路,只能依靠美國,美國要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台灣讓自己在中美之間都沒有彈性,不談對台灣絕對不利。如果談判必然等於投降,那在國際政治的課本裡面,談判這一章就可以刪掉了,相反的,在國際政治當中談判是最重要的一章,外交就是妥協的藝術,只是台灣給老百姓的印象是,一談就等於投降,現在台灣就是完全把自己的命運交給美國。
但是和國民黨甚至是台灣民眾黨相比,當前民進黨民調還是最高,這該如何?
趙春山表示,我們只是把形式、問題、知道的事情提出來,選擇權在人民,如果人民要這樣選擇,那誰也沒有辦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誰也沒辦法,不僅是大陸政策,很多政策都是,核電政策也是一樣,做了這個決定,就要承受這個代價。接受九二共識會如何,不接受又會如何,我們把事情講出來,讓老百姓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