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學院路街道於9月6日下午在石油共生大院開展“月是故鄉明 情是親人濃”咱的節日——2022年海澱高雄社區視頻連綫活動。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兩地居民通過中秋主題游戲、手工制作、文藝節目表演、分享垃圾分類工作心得,親切問候,互送祝福,共度佳節。
活動以打卡拍照、套圈、猜燈謎游戲開場,伴隨著火熱的現場氛圍,兩地老朋友親切問候,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一曲節奏明快的《喜洋洋》和風格獨特的《彩雲追月》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來自高雄的啦啦隊表演活力十足,薩克斯風演奏引人入勝,贏得了全場喝彩。海澱民俗專家還為大家介紹了中秋節的歷史起源、傳說和傳統習俗。
佳節傳統不能少。海澱民間藝人帶領兩地居民制作“中秋花燈”,大家紛紛在現場制作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感受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兩地居民分別介紹了中秋節當地的美食特色,整個現場充滿著濃濃的節日氛圍。海澱現場朗誦的《把酒問月》《念奴嬌·中秋》更是讓兩地居民感受到了中華詩詞的魅力。
垃圾分類是兩岸社區共同面臨的治理難題,在觀看了學院路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宣傳片《送你一朵小紅花》後,兩地社區工作者分別分享了垃圾分類和基層治理經驗,兩地居民堅信,只要大家共同行動起來,就可以為環境做出一份貢獻。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傳遞著人們的美好願望,一首《但願人長久》和優美的客家舞蹈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活動最後,兩岸居民同框留念,保留了屬於雙方的濃厚情誼。
本次活動舉辦地石油共生大院今年被評為“京台基層交流基地”,連綫活動開始前,市台辦副主任李長遠為學院路街道頒發了“京台基層交流基地”牌匾。海澱區政協、區台辦、學院路街道領導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居民代表等共5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