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上海市台灣研究會會長俞新天就台灣申請加入亞投行問題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表示,大陸方面作為亞投行創始方一員,對台灣加入亞投行的歡迎態度以及善意不會變。但根據亞投行的規定以及操作程序,台灣不能成為創始成員。
俞新天說,中國大陸順應地區發展需求,提出的亞投行倡議,符合地區各個國家和經濟體的要求,並得到了許多國家的響應。她分析表示,亞洲地區經濟快速發展,但是基礎設施落後,到目前還沒有建立起一個可以在地區方面進行互聯互通的網絡,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區經濟發展。
俞新天指出,每年亞洲地區對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大概在7300億美元,這是任何一個投資機構無法承擔的。她說,雖然很多金融機構做了一些努力,但仍然杯水車薪,難救燃眉之急。因此,大家都很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新的金融機構來做這件事情,大陸也是順應了這樣的需求,倡導了亞投行。從開始醞釀到今年大家申請加入。根據財政部網站4月9日消息,截至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增至37個,相信這個數字還會增加。
俞新天表示,台灣要求加入亞投行,符合地區發展潮流。對台灣來說,更是一件利好的事情。目前來看,台灣方面也非常關注這個問題。但從一些輿論反應情況可以看出,台灣一些人士對亞投行的情況以及操作程序可能還不是非常了解。
關於台灣加入亞投行問題,俞新天提出了四點看法:
第一,台灣不可能以創始成員的身份加入亞投行。俞新天說,亞投行是一個政府間多邊開發的機構。亞投行所達成的協議是具有約束力的多邊條約。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必須由主權國家構成。然後由創始成員國制定出章程,再根據章程向其它成員開放。這些規定不是中國大陸一方所能決定的,而是由創始國共同商定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台灣顯然不能成為創始成員。這並不是針對台灣,而是針對所有申請方。
第二,大陸對台灣加入亞投行持有的歡迎態度以及善意不會改變。俞新天說,台灣在表達要加入亞投行的意願後,大陸作為創始方的一員,表達了非常大的善意。大陸方面非常歡迎台灣加入的立場和態度,是不會改變的。她說,相信在討論過程中,大陸方面也會表達這樣的態度,當然最後還要看各方共同磋商的結果。
第三,台灣加入亞投行,對台灣進一步的發展非常有利,同時也可以對地區的發展做出貢獻。俞新天說,亞投行不是一個慈善機構,更不是一個援助機構,而是一個投資銀行,講求利益。台灣加入亞投行,必然可以從中獲得利益。而且台灣在金融投資、國際產業轉移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都有非常好的經驗,也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加入亞投行對台灣的發展十分有利。
第四,台灣方面在加入亞投行問題上,還需要做好內部功課,最好能夠形成積極的島內共識,這個非常重要。俞新天說,關於台灣加入亞投行這件事,目前在島內意見紛紜,各種雜音也非常多。甚至,我們看到還有一批人出來抗議反對。但事實上,加入亞投行對台灣很有利,對地區也很有利,台灣應該要用積極、開放的態度來對待它。她說,當前亞投行相關的具體章程還沒有出來,這個正好是台灣可以整合統一大家想法的過程。
至於大家所關注的章程什麼時候會出來?俞新天表示,在4月15日創始成員國基本確定後,章程應該不久就會出來。因此,大陸和台灣方面都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