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時候我們的主食主要是糌粑,所以過年時最開心的事就是可以把攢下來的糧票拿去換面粉,包餃子、包子。過年的餐桌上還會出現久違的罐頭。”在西藏拉薩市八廓街購物的老人扎西說道。
扎西牽著孫子的手在貨架前挑選食用油,他說:“現在可大不相同了,我光是買個炒菜用油就有很多選擇,橄欖油、核桃油、菜籽油,琳琅滿目,多種多樣。”
中國人常說“民以食為天”,如今,豐富多樣的食物種類直觀反映出西藏人民生活的巨變。
“現在我們小學每天中午都有營養餐,很好吃!”談及美食,扎西的孫子彭措永旦迫不及待地說。
據悉,近年來,拉薩市將兒童營養保障納入主要民生建設工程範疇,通過實行統一配送餐、建設學校食堂等措施,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據悉,2020年,拉薩市城關區教育局積極爭取資金1.17億元,用於建設淨土中央廚房配餐中心,解決城關區無學校食堂的近1萬名學生的午餐配餐以及近6萬名學生的食堂配菜需求。
在城關區納金東路的超市裡,市民尼瑪正在蔬果區選購牛油果。“牛油果是我做營養早餐的食材。”尼瑪說,“六七年前我在成都嘗過它的味道,很喜歡,但當時在拉薩很難買到,我每次只能拜托出差的朋友幫忙帶幾個回來。”
這幾年,尼瑪不用再煩惱了。隨著西藏交通物流運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榴蓮、山竹、枇杷等豐富多樣的農產品紛紛擺上西藏人的餐桌。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2006年至2020年,拉薩西站物流公司從4家增至40多家,發送、到達的運輸量年平均分別增長30.7%和24.6%。
“現在拉薩快遞便捷,想要吃上牛油果已經不再是難事了。”尼瑪說。
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向西兩三百米的藥王山農貿市場,留在拉薩過年的山東人張猛正在挑選多寶魚。
“現在拉薩的菜市場基能滿足我們這些在藏過年的外鄉人的購物需求。”今年春節,張猛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就地過年,他說:“現在西藏物流運輸有保障,不僅能買到家鄉特產的年貨,家門口的餃子館還會賣鮁魚餃子,幫我一解鄉愁。”
除了不斷豐富的外來農產品外,西藏也在不斷增強菜籃子自我供給能力。目前,西藏正在多市周邊打造高原蔬菜、水果產業基地,發展基礎較好的溫室專業村、專業社,突出打造蔬菜優勢區域,市場旺季蔬菜自給能力達到85%以上,冬春自給率達65%。
“以前一到冬天,我們就得囤菜了,以蘿蔔、白菜、土豆為主,沒什麼選擇的餘地。”藥王山農貿市場裡,退休老人玉珍邊說邊挑了幾根蘆笋,“現在即使是在冬天,想吃什麼菜都可以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