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對台瓜斷交,前國安會諮詢委員張顯耀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美中間的競爭對抗,已從亞太地區延燒到其他地緣政治上,美國來中國門前搞印太戰略,現在中國大陸也跑去美國後院挖牆腳。這事件這對蔡政府及拜登政府都是警訊,蔡英文總統能不能防止“外交”上的“斷交骨牌效應”?而美國要如何面對,更是棘手。
張說,現在這盞紅燈已經亮了,蔡英文總統應該考慮把現任外交部長吳釗燮給換了。理由,吳釗燮的思維、手段,都是把“外交”當成“內政”來處理,這樣下去台灣的“外交”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尼加拉瓜宣布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這已是蔡英文總統任內第8個斷交友邦。不過,此次並非尼國第一次和台灣“斷交”,第一次為1985年12月17日終止“外交”關係,1990年11月5日“復交”。
張顯耀指出,台瓜“斷交”的背後,依舊不脫美中兩強對抗的大格局。美國在大陸門前搞印太戰略、中國就跑去美國後院挖牆腳,這件事不僅衝擊拜登政府顏面,台灣更要防接下來的“骨牌效應”產生。美中的競爭,已不侷限在亞太地區,而是蔓延到美國後院、各個區域地緣政治上。
張顯耀說,特朗普執政期間,中南美洲跟中國大陸在外交進展上其實已推動很快,過去美國在門羅主義之下,中南美洲確實被美國視為“後院”。只是,當美中開始進行明確的戰略競爭時,中國更加緊腳步發展與中南美洲各國關係。他認為,這件事對美國的衝擊不僅是後院著火而已,簡直是門戶大開,對美國不啻是份警訊。
張顯耀觀察,台瓜“斷交”,且轉向北京,中國跟美國已不局在亞太地區的競爭,其他地區的地緣政治競爭也開始檯面化。台灣目前僅存14個“邦交國”,危地馬拉已算是台灣在中南美洲的“大國”。蔡政府能夠防止“骨牌效應”嗎?這個紅燈已經亮了,接下來的洪都拉斯、羅馬教廷,蔡英文總統能不能守住?
張顯耀指出,如果現在的處境連美國都“無力可為”時,那警訊就很嚴重;萬一美國還能控制,或許台灣還有點機會可以“穩住”。但是在當前美中競爭的架構之下,他認為本來沒事的“邦交國”,現在都可能被破壞了。
過去馬英九執政時,兩岸關係不僅好轉,在“九二共識”有政治共識及互信基礎。因此兩岸在國際事務上並沒有進行任何的“外交”戰。但現在所凸顯的問題非常嚴重,台灣的“外交”已面臨重大衝擊,不光是台灣如何面對,美國要如何處理、如何面對,這會是美國很棘手的問題。
張強調,當今之計,蔡英文總統真的應該要思考把外交部長吳釗燮給換掉了。民進黨說,吳釗燮沒有請辭問題?
張顯耀說,這不是請辭的問題,蔡英文總統真的該換人了。吳釗燮的思維、處理“外交”的手段,以及蔡政府的駐外用人,都把“外交”關係當作“內政”處理。所有駐外代表都是民進黨的政治酬庸,這些人不是職業“外交”官出身,都是民進黨的裙帶關係,來佔據“外交”系統的肥缺。那些駐德國、駐法國、日本的,其他的就不一一點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