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金山銀山也填滿不了美國的貪婪

  【本報訊】最近兩則消息引起各界關注。一則是美國《華爾街日報》綜述台灣專家的看法後指出,台灣成年男子其實不想打仗,而且軍隊士氣低下,認為不可能打贏解放軍。另一則是兩岸軍事評論員指出,今年國防部提出的各項軍購預算案,總額高達1.33萬億新台幣(約3700億港元),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預算是用來買美國武器。且不論這天文數字般的經費從何而來,即使台當局勒緊褲頭,成功採購美式軍備,但台灣民眾根本無心應戰。有武器卻無軍人,買武器又有何用?

  其實,用膝蓋想都知道,如果兩岸開戰,以大陸方面強大的實力和堅定的信心,台灣方面的勝算可謂微乎其微。就算美國及其盟友出兵助台,但戰場就在台海、在台灣,損失最慘重的還是台灣。勝算小、損失大,難怪台灣民眾不想打仗。民進黨當局又豈會不知道台灣軍力根本就不是解放軍對手,但仍一意孤行,在“台獨”死路上狂奔,肆意挑釁大陸,破壞兩岸關係,主要是仗著有美國撐腰,可以“狐假虎威”。即使台海爆發戰事時美國不出兵,蔡英文政府高官也早已計劃好逃離台灣的路線,留下2300多萬台灣民眾自生自滅。

  民進黨當局的算盤打得精,但美國也不是省油的燈。其打“台灣牌”固然是出於牽制中國大陸的戰略需要,目的是要分散中國大陸發展經濟的精力,企圖阻撓中國大陸繼續強大,但這並不意味台當局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得到美國支持。這天底下就沒有“免費午餐”。華府“挺台”絕不會做虧本生意。打“台灣牌”另一個吸引美國之處在於能給美國軍火商帶來龐大可觀的經濟利益。

  台灣是美國最大的武器採購者。國民黨李登輝執政12年,軍購費用221.4億美元;民進黨陳水扁任內8年,軍購總額256億美元;國民黨馬英九執政8年,軍購共計205億美元。如今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不過5年,向美軍購費用已接近200億美元,其兩任屆滿,軍購總額必大大超過其前任。

  這幾年華府加大了“挺台”力度,包括加強“美台官員互訪”、協助台當局開拓“國際空間”等,但同時也增加了對台軍售的次數和金額。其中雖然不乏先進武器,但也參雜了不少老舊軍備,包括美軍已不使用的魚叉導彈。蔡政府原本想買新型海軍打擊導彈,但美方堅持只能提供舊型的魚叉導彈系統。台方由於預算緊張,計劃先買32套系統,但美方卻要求台當局一次買下100套系統,台方只好一次編足866億新台幣預算。

  美國深知民進黨當局為了搞“台獨”而必須倚仗自己,於是肆無忌憚地壓榨台灣。而台灣縱有金山銀山,也滿足不了美國無底洞般的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