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黨兩岸論壇:憂不交流誤解越深

  全台本土疫情趨緩,兩岸交流遲遲不開放,兩岸關係走向受到關注。台灣工黨20日舉辦“後疫情時代兩岸關係走向論壇”,與會人士對大陸武統聲浪增高均感到擔憂,加上台美關係增加不斷踩底線、大陸在台海周遭軍事活動施壓,台灣“被併吞恐懼症”會越來越強烈,兩岸不交流的誤解只會越來越深,往戰爭走將難避免。

  全台本土疫情趨緩,台灣工黨20日在屏東縣長治鄉農業科技園區內的豐和館舉辦一場“後疫情時代兩岸關係走向論壇”,分成新冠疫情對兩岸社會的影響、新冠疫情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後新冠疫情時代兩岸關係走向蠡測、在新冠疫情下國際社會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等四個層面來討論。

  台灣工黨主席晏揚清、中華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蔣權瀚、陸軍上校退役的前屏東後備司令黃冬輝、中正大學公共政策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廖坤榮、嘉義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陳淳斌、吳鳳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管理系專任講師朱耀祥、義守大學國際商務學系副教授拾已宇等人參與。

  針對兩岸社會氛圍,朱耀祥表示,疫情爆發讓民進黨政府拿到大砲,去年起藉由新冠肺炎、小明事件、將大陸防疫成效汙名化、批評大陸疫苗等一連串動作,兩岸關係越來越差。民進黨政府利用疫情不進行兩岸交流,再用媒體來汙衊和仇視,兩岸關係降溫冰點,導致大陸方面武統聲浪也變高,疫情後要回復也十分困難。

  對於兩岸關係,拾已宇也說,若持續政治意識掛帥,他個人不看好兩岸交流會像以前熱絡,不僅大陸不想來,台灣也不會去,且台灣也設下許多交流限制。兩岸若沒有持續民間交流,雙方誤解只會越來愈深,這樣只會往戰爭走,大陸武統聲浪只會更高,不管台灣未來由誰主政,都要知道唯有交流才可避免戰爭。

  至於兩岸關係走向,廖坤榮認為,在看到美軍撤退阿富汗後,塔利班閃電攻勢奪回政權,並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這會讓台灣發現美國並不可靠,美國不斷在觸碰中國大陸的底線,美國的承諾是很脆弱的,若中國大陸真的動手,台灣軍隊是否守得住?到底台灣軍隊可不可以打仗,只能說對兩岸關係會更加悲觀。

  有關國際社會對兩岸的影響,陳淳斌認為,台灣與美國近年關係不斷加強,不只美國陸戰隊派駐在台灣,美國軍機今年也降落台灣,而且又簽署台美海巡協防等等,對中共來說,只看到台灣配合境外勢力踩底線,今年東南、西南海域不斷有中共的軍事活動,就是中共在施加壓力,台灣面臨戰爭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最後總結,晏揚清表示,疫情在兩岸造成各種層面相當大的影響,疫情開始時台灣就封鎖邊境,明眼人都知道針對大陸,大陸也不斷警告勿以疫謀獨。兩岸從民間社會到政府之間都呈現對立,難以彌合,讓人感到很悲觀。呼籲台灣應該要盡快開放兩岸交流,避免未來兩岸產生任何動盪不安,把握兩岸和平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