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俗話說,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廈門台商對媒體表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福建省配套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營商環境的塑造。廈門台企的幸福指數一年比一年高。”
廈門龍山文創園啟達海峽雙創基地負責人範姜鋒見證了這些年大陸持續優化的創業環境和不斷升溫的台青登陸潮。該基地五年來已孵化了上百家企業。福建最近公布的給予台企台胞同等待遇的“225條”清單中關於創業的便利措施,更增加了範姜鋒協助台青創業的信心。
寬敞明亮的室內格局,活潑明快的裝飾風格,一走進位於廈門龍山文創園的啟達海峽雙創基地,很多人會被這裡的年輕氣息吸引。這家在台灣青年中頗有名氣的創業基地自五年前設立以來,已累計孵化了上百家企業。
由於要為台青創業團隊提供諮詢顧問服務,範姜鋒尤為關注營商環境,對於廈門營商環境的優化深有體會。在他看來,國台辦及福建持續推出的一系列含金量與含情量高的惠台政策,讓他對扎根福建充滿信心,“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之路上,福建先行先試,探索新路,相信能吸引更多台青來閩就業創業。”
福建成為台青創業“福地”
上月福建匯總公布了給予台企台胞同等待遇的“二百二十五條”,是近年來福建省各地市各部門給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成績單”,也是台胞台企快速了解在閩求學、工作、創業和生活便利措施的“指南針”。作為台胞主要祖籍地,福建已成為廣大台胞特別是台青創業、就業和生活的“福地”,不少受訪台胞向大公報表示,惠台舉措持續加碼,給在閩的台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而在廈門創業逾十年的台青範姜鋒對此深有感觸。
範姜鋒於二零九年被台灣的公司派駐廈門從事汽車銷售,三年“台幹”生涯讓他看到了大陸廣闊的發展前景。二零一三年他辭職,留在廈門創業。隨著大陸頒布一系列惠台措施,範姜鋒受益不小。他拿到大陸方面的創業扶持金,開始創業。其間,很多想來大陸發展的台青都向範姜鋒取經。範姜鋒因而萌發了打造台青創業基地、協助台青創業的想法。二零一六年他找到了大陸合夥人,共同打造啟達海峽雙創基地。從二零一六年八月至今,基地累積孵化的上百家台企涉及設計、文創、科技、大健康等領域,存活率高達九成。”
對於福建近期匯總公布的“二百二十五條”,範姜鋒尤為關注“在閩台胞可從事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項目”的內容。“運營孵化器最重要的是找到好的項目來投資,未來我們如若成立天使投資基金,將可以通過‘投資+孵化’的方式幫扶到更多創業創新型台企,尤其是信息技術產業、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初創企業,對我們基地的長期發展也有很大助益。”
實行“一站式”貼心服務
台青簡以信也認為福建公布的“二百二十五條”很實用。今年是他在福州生活的第八個年頭,“福州很鼓勵台青創業就業,無論在優惠政策還是細節服務上,都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簡以信心里有一張“受益清單”:剛創業時,申請了台青在榕創業一次性開業補貼,金額一萬元人民幣;加入福州市台協會青年委員會,目前已是青委會副主委,還是台青登陸創業的代言人……
去年底,簡以信在福州長樂濱海新城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台青雙創基地成立了互聯網公司,成為基地首家台青創業企業。東南大數據產業園隸屬福州市電子信息集團,簡以信說,“福州市電子信息集團免收入駐租金,而且從我們表達落地意向,到辦理註册手續、申領獎勵補貼等,都有專人和我們對接,實行‘一站式’貼心服務,讓我們不禁感慨,福州越來越有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