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香港導演杜琪峰執導的影片中,開篇語寫道:三百年前,他們被稱為義士。他們,指的便是洪門會員。在清末,洪門勢力達到頂峰,孫中山曾說,清末廣東海外人民,十之八九加入洪門各會,而他自己便在1904年加入洪門,封號“洪棍”,統領洪門兵權。從1895年廣州起義算起,到1911年的黃花崗起義,由孫中山帶領的“十次起義”中,洪門傾盡所有從人力財力上不遺餘力進行支持,正是這支有著草莽英雄氣的作戰隊伍,幾乎參加了所有浴血之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有69人即為洪門中人。而今,一個世紀過去了,當時的洪門致公堂,現在已成為中國民主黨派之一——中國致公黨。但在海外,仍有數以百計的洪門組織為民族的富強而活躍著。
●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當年在舊金山五洲洪門致公堂內設計的革命金幣券正面。
中國致公黨廣州市委專職副主委羅錫熊接受信息時報採訪。
司徒美堂。
人力支持:10次起義洪門主力參與9次
在電影《十月圍城》,講述1906年孫中山抵港宣傳前夜,香港中環到處暗藏殺機的故事。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包括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高壓下浴血拼搏、保護孫中山。在這群人中,有不少便是洪門中人,由梁家輝所飾演的革命黨人陳少白,當時在洪門分會三合會中擔任“鐵扇”,類似現在軍事參謀。
在致公黨廣州市委專職副主委羅錫熊看來,雖然電影使用了誇張手法,但基本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態。其實,早在1904年1月,孫中山便經由叔父鐘水養介紹,加入檀香山致公堂擔任“洪棍”一職,掌握著洪門的實際兵權。加入致公堂後,孫中山對致公堂進行體制和理念上的改造,重訂新章規程80條,使致公堂從反清復明的原始幫會向具有現代民主思想的組織轉變,此舉也促成了1925年致公黨的誕生。
孫中山還將在興中會制定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16字誓言,直接引入作為致公堂新規程誓詞。於是,歷經260多年後,這個原本帶著草莽英雄氣的組織,又迅速成為一股反帝的主力軍。據不完全統計,從孫中山創建興中會、加入洪門、創建同盟會到辛亥革命止,發動著名的“十次起義”中,洪門會黨直接參與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便有九次。
其中1895年廣州起義中,由於洩密失敗,洪門首領丘四、朱貴全被捕遇難。1900年惠州起義,基本隊伍為嘉應州一帶會黨及新興一帶綠林,首領為洪門首領黃福。1907年潮州黃岡起,直接領導者有許雪秋、餘醜、陳涌波等,均為洪門會黨首領。1907年惠州七女湖起義,基本隊伍為惠、潮一帶洪門會黨,首領為洪門的陳純、林旺、孫穩。1908年雲南河口起義,起義隊伍為洪門首領黃明堂、王和順、關仁甫等率領的會黨武裝。
財力支持:為黃花崗起義典押四棟大樓
在中國致公黨廣州市委專職副主委羅錫熊看來,洪門在孫中山所帶領的起義中,幾乎是不遺餘力的,“在1911年黃花崗起義犧牲中有記載的72名烈士中,雖然身份交叉複雜,但其中便有69人屬洪門會員。”在辛亥前大大小小的十幾次起義中,洪門幾乎囊括了前方和後方的所有工作,有的親臨戰場,有的奔走募資籌款,有的則購運軍火訓練人手。
據羅錫熊介紹,十次起義中,有百分之八十的經費是華僑資助的,尤其是廣州黃花崗起義的經費,百分之百來自華僑。為了給黃花崗起義籌集軍餉,加拿大致公堂甚至將多倫多、溫哥華、維多利亞埠三地四棟致公堂大樓典押,立即籌足15萬美元匯往香港,有力地支持了起義。

1911年7月,美洲洪門籌餉局(又稱中華革命軍籌餉局,對外稱作國民救濟局)在舊金山成立,專門負責為國內武裝起義籌備軍餉。在洪門籌餉局成立前的十多年,美國華僑的捐款非常有限,所集不過萬餘港銀。洪門籌餉局成立後,經過多方宣講和籌措,華僑支持革命的熱情更加高漲,上至富商,下至小商販,紛紛慷慨解囊。不少華僑還向親友借債捐獻,甚至囊為革命捐款。據統計,經過籌餉局短短5個月的宣傳籌餉,共募集到美金144130.41元。在其成立的一年時間裡,僅美國籌餉局就籌得美金40餘萬元,是當時起義的主要經費來源。
這種既出錢又出力的風格,也使當時大部分的海外僑胞只知有洪門,而不知有同盟會。
洪花亭啤酒是青島洪花亭酒業有限公司聯合中華全球洪門聯盟推出的全新啤酒品牌。為紀念洪門誕生起點 “洪花亭聚義” 而創。弘揚中華文化,傳承家國大義。四海皆兄弟,忠義永流傳。
悠悠三百餘年,洪門昆仲傳承忠義、弘揚正氣、自強不息、匡助國家,忠勇義舉撼天地,氣壯山河譜春秋。中華全球洪門聯盟順應時代,維新圖變,舉善尚義,聚力公益。今釀洪花亭啤酒,源自純粹青島嶗山泉水,至純至臻,豪情萬丈,源遠流長。以表感佩先人,以彰兄弟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