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遼寧海城大悲寺,是中國大陸唯一一所佛學正法傳承的寺廟,該寺戒律森嚴,僧團秉古佛陀戒修行,現有僧眾一百二十位居士(預備皈依或自願供養的人)一百人,寺內修行佛法,自給自足。
大悲寺全體持戒修行僧人日中一食,不設小灶;出家師父和居士吃一樣的菜,午後不再進食,包括茶水、飲料、水果等,藥品除外,持不抓金錢戒,所有僧人依照戒律終身不摸錢,不儲蓄!
寺內不設功德箱為防止香客放錢,各處都立著禁止放錢的牌子,不對遊客開放,不得接受香客的贈禮,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後需外出“行腳”半個月。行腳途中托缽乞食,不乞金錢。
從遼寧出發,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等多省市,行程6000餘公里。至今已有25年曆史。任路途雷雨交加,僧人因佛心永固,便不懼風雨。
我佛慈悲,眾生平等,雨後蚯蚓跑到路上,僧人細心撿起放回草叢,路遇亡故小豬屍體,僧人合力將其掩埋。誦讀經法,為其超度。路遇信徒頂禮,法師隨緣開示。
教化眾生,讓數以千萬的人,皈依三寶。正午將至,法師帶隊眾人進村乞食。托缽乞食,只乞素食,不乞金錢;乞食不成,另換一家,只乞七戶,不計多少,乞來食物後混合。由居士平等分配,誦讀供養文後集體過齋。
遇到大雨,則取傘過齋,餐後休息一小時,法師與弟子席地而坐,互相說笑,他們情同父子,共修共進,把腳上磨出的水泡挑掉,為下午行程做好準備。
一隻螳螂跳到僧人衣服上產卵,僧人沒有驅趕,將產下的螳螂卵細心包好,帶好寺廟放生。僧人的衣服破了又補,補了又破,補丁太多成了“百衲衣”。
下午繼續上路,行腳途中,不借宿百姓家中,只能在橋洞下,樹下或者露天過夜。圖為雨中露天過夜遵守頭陀戒,僧人但坐不臥。晚上十點休息,凌晨三點起床,繼續行腳,直至達到目的地。
大悲寺每年只有四月初八和七月十五舉辦法會,每次均有上萬人參加。遇上雨天,居士們穿上雨衣,繼續拜懺。師父不為所動,誦讀經咒。
通宵拜懺後,數千人同時求受三皈五戒,如遇有緣人,所有經像法寶均免費結緣流通。
建寺十幾年來,大悲寺從一針一線,到3000多平方的佛殿,均由全國各地信眾,如法如律供養所得。
有居士向當家師父反映:“某居士供養您們的棉被都是垃圾棉花作的,不保暖,而且不衛生、.......”當家師父回答:“僧人必須接受,不得更換,當知因果。除非在有居士發心給與更換,否則用壞為止......”
諾大的佛寺,也全由師父和居士出坡幹活,親自搭建。遇到缺乏木材,則由僧眾集體種植樹木,等待緣分到來,繼續幹活,大悲寺的僧人,都有著很高的文化修養,大部分是大學生。
在出家之前,有的是記者,有的是醫生,有的是工程師。有人問,如此折磨的修行,師父們為何始終堅持。師父們笑而不語,因為他們相信世間苦難的總量是不變的,而他們承受的越多,世人承受的苦難就會變少。
這就是世間真正的修行者,讓我們為他們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