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另一章~兩岸民間開闢交流新方式

  【本報訊】不久前在兩岸熱心人士的牽線下,兩岸民間先後舉行了兩場關於防疫抗疫的視訊交流,取得豐富成果。尤其參與視訊交流的台灣業界人士紛紛表示,通過交流受益良多,認為大陸方面的防疫措施和推動經濟復甦的經驗對台灣社會很有啟示。

  更重要的是,近月民進黨蔡英文政府以疫情為由禁止大陸居民入境,即使如今大陸疫情已經趨緩也不取消禁令,其目的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企圖切斷兩岸聯繫,封鎖兩岸交流,疏離兩岸同胞的感情。如今這種視訊交流正正打破了台當局的封鎖,使兩岸民間可以繼續保持各領域的交流和溝通,令民進黨政府的“封鎖政策”無法得逞。

  自四年前民進黨上台以來,迄今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大搞“文化台獨”、“修法台獨”,制訂所謂“反滲透法”,把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滲透來源”,明定任何人不得接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讬或資助,捐贈政治獻金、違法從事競選活動,也不得就涉“國安”、機密的“國防”、“外交”、兩岸事務進行遊說。違者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罰款新台幣1000萬元。而何謂“接受指示、委讬”,“反滲透法”並無明確定義,解釋權完全掌握在民進黨政府手裡。

  這實際上是要製造寒蟬效應,使台灣民眾不敢與大陸人士接觸、不敢登陸訪問,從而切斷兩岸所有交流,使兩岸重回當年“老死不相往來”的隔絕年代。最近幾個月兩岸都發生新冠肺炎疫情,蔡政府於是以防疫為藉口禁止大陸人士赴台,給兩岸交流製造新的障礙。 

  然而,兩岸同根同源、同聲同氣,任何人、任何勢力都切斷不了兩岸親情。尤其疫情期間,島內業界不少人士都希望借鑒大陸防疫抗疫的經驗。在大陸多個省市中,江蘇省在抗擊疫情方面實現了確診病例“零死亡”、參與救治的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江蘇的抗疫經驗備受台灣醫界關注。

  上月中旬南京與台北連線,兩岸十六位專家在“蘇台抗疫視訊交流”中共同分享了“江蘇經驗”。“怎麼去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對新冠肺炎病患怎樣去做後期的治療?”“江蘇為什麼能做到‘零死亡’?”“新冠肺炎患者出現肺纖維化的原因是什麼?是不是肺纖維化的程度會很嚴重?如何去預防?”“CT設備如何消毒?”台灣專家的問題一個接一個,而江蘇省的醫療專家也一一詳細解答。

  上周蘇州與高雄連線,舉辦“蘇州─高雄疫後經濟復甦視訊交流”,分享蘇州為衝破疫情困局而實施的疫後經濟恢復“組合拳”,並探尋高雄經濟復甦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