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藝術家聯手創作“防疫”作品聯展

  【本報訊】日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4套中文國際頻道,報導了廈門市文聯組織兩岸藝術家共同創作防疫主題文藝作品,引起兩岸觀眾共鳴。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在舞台上、正在演奏樂器和坐下

  不久前,廈門市文聯充分發揮兩岸藝術家聯繫廣泛優勢,組織在廈台灣藝術家,並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台灣藝術家,組織創作了一批以防控疫情為主題的文藝作品,舉辦“攜手同心——台灣藝術家防控疫情主題文藝作品展”,表達台灣藝術家和基層民眾對疫情的關切,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精神力量。

分處兩岸,通力合作

  此次兩岸藝術家合作的藝術作品,主要分為音樂和書畫兩類。音樂方面,廈門市文聯充分利用互聯網,為兩岸藝術家合作搭建合作平台,邀請兩岸藝術家通力合作,譜寫出抗擊疫情的戰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支援抗疫。

  其中,閩南語歌曲《與你同在》,是由大陸音樂人楊俊華、莊偉凡作詞作曲,廈門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陳飛和台灣閩南語歌中英雄王建傑共同演唱。

圖像裡可能有摩天大樓和夜晚

  陳飛說,受疫情影響,《與你同在》的主創音樂人分散各地。其中,王建傑在台灣,而其他主創人員雖在廈門,但配合疫情管理需要,只能在各自的家中,通過電話、網絡進行溝通交流。

  “歌曲最開始是由王建傑個人演唱,但在錄音之後,主創人員感覺不夠生動感人,又經過多次修改,推翻原有的版本,改成合唱曲目。”陳飛說,不過,由於合唱歌手分處海峽兩岸,難以和聲,只能採用兩位歌手分別錄製,後期混音的方式完成製作。

以傳統曲調共同戰“疫”

  兩岸音樂人還共同完成了多首以傳統戲曲為曲調的戰“疫”作品。歌仔戲《防疫調》,是由陳飛和兩位台灣音樂人林久登、楚陽作詞,林久登演唱的作品。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文字  陳飛說,創作期間,林久登、楚陽雖身在台灣,但心系疫情,接到她的創作邀請後,立即放下手中工作,通過電話溝通,在確定歌曲基調之後,連夜趕出歌仔戲《防疫調》的歌詞和曲調。

  同時,林久登、楚陽還深夜向台灣音樂製作人鄭寶預約錄音,並不厭其煩練習、試唱、修改。“僅僅兩天時間,這首不僅完成創作、錄製,還趕製出視頻,效率之高令人欽佩。”兩岸音樂人還合作完成了兩首南音戰“疫”歌曲——《防疫大作戰》《祈福武漢》。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防疫大作戰》曲子手稿

  其中,《防疫大作戰》的曲子在台灣創作,由台灣資深南音藝術家羅純禎作詞和演唱,卓聖翔譜曲和琵琶伴奏,廈門編輯團隊進行影像製作,遠在馬來西亞探親的廈門市曲藝家協會理事、台灣南音藝術家林素梅進行遠程監製,最終完美呈現出這首充滿悲憫又激勵人心的作品。

  南音《祈福武漢》,是由兩岸兩岸五位曲藝家共同努力創作的作品。詞作者廈門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張國雄表示,這首作品從創作到完成只用了兩三天時間。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書畫作品展現同胞情誼

  除了音樂作品,此次還有數十位來自台灣的書畫藝術家,創作了大量戰“疫”作品。台灣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理事長李沃源,創作了書法作品《兩岸一家人》、《平安》;金門縣美術學會原理事長楊誠國帶來國畫《抗疫英雄們,我們支持你們》;台灣輔仁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馮冠超帶來書畫作品《送瘟神》;台灣輔仁大學書畫教師唐山,創作了國畫《馗鎮邪惡福臨人間》……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李沃源(台灣)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理事長)書畫《兩岸一家人》

未提供相片說明。

書法:張水團(金門縣美術學會常務監事)

  釋文: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未提供相片說明。書法:餘鳴(金門書法學會會員)
  釋文:新雨初收,碧雲澄淨,流年又見春回。向茶亭獨坐,對天際餘暉。海風起,孤星半點,一痕眉月,都上涼衣。對長橋,燈火滄波,流照吟杯。清嘉難得,卻偏逢,病厄相催。念楚客飄淪,塵封江漢,愁與神馳。盼萬里同心意,相攜手,共解安危。聽數聲船笛,沙鷗欲渡參差。

  廈門市文聯表示,作品是藝術家表達情感的最佳載體。此次台灣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主題突出,無論是音樂、南音,還是書法、美術作品,內容聚焦在謳歌逆行勇士,慰問病患同胞,傳遞人間大愛,堅定必勝信心,都充分反映了兩岸同胞攜手同心防控疫情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