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湘鄂段一周內兩頭江豚死亡

  【本報訊】據新華網報導,洞庭湖死亡江豚被發現尾鰭綁有磚頭一事引發關注。經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對尾鰭被綁磚頭的江豚進行屍檢,推測出遇害江豚系誤撞入漁民正常作業的漁網中,後因掙扎窒息而死亡。因漁民害怕被追責,於是在江豚尾鰭系尼龍繩綁上紅磚沉入湖底。 

  11月11日,另一頭江豚被發現死亡,屍體漂浮到位於湖北省的長江新螺段時被打撈上岸。新京報記者從湖北洪湖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獲悉,江豚的身體上有多處被漁網勒過的痕跡,專家推測出江豚是被漁網勒住後死亡。

  專家建議在江豚集中區域建新的自然保護區,加大保護力度。

  新京報訊 近日,長江流域湘鄂段發現兩只死亡江豚。一頭位於岳陽市洞庭湖大橋,屍體被發現時尾部綁有磚頭,另一頭位於湖北長江新螺段,專家推測死因系誤入漁網窒息而死。

  洞庭湖死亡江豚被發現尾鰭綁有磚頭

  湖南省岳陽市東洞庭生態保護協會成員告訴新京報記者,11月7日上午9時許,他們接到漁民反映,稱在岳陽市洞庭湖大橋水域發現一頭死亡的長江江豚。隨後,他們和岳陽市漁政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前往事發地打撈。

  當地官方通報顯示,江豚體重40.5公斤,體長1.37米,體表有輕度擦痕。上述成員說,他們將江豚打撈上岸後,發現是一頭雄性江豚,屍體輕度腐爛。這名成員說,這頭江豚頭圍0.8米,胸圍1.2米,綜合體重和體長判斷為成年江豚。

  當日,岳陽市漁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已介入調查此事。岳陽市洞庭湖江豚保護中心將死亡江豚送往中科院武漢水生物研究所進行屍檢。

  11月14日,新京報記者從岳陽市相關部門了解到,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的江豚屍檢報告顯示,綜合各項檢測數據,遇害江豚系誤撞入漁民正在作業的漁網,後因掙扎窒息而死亡。

  報告稱,根據體表傷痕和擦痕,誤傷江豚的是一種名為“流刺網”的合法捕撈工具。推測漁民在發現江豚遇害後害怕被追責,於是在江豚尾鰭系尼龍繩綁上紅磚沉入湖底,後被其他漁民發現並舉報。

  岳陽市洞庭湖江豚保護中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涉事漁民還沒有被找到,後續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時隔4天又一頭江豚被發現死亡

  據湖北洪湖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消息,11月11日9時左右,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在長江新螺段做水產研究時,意外發現一頭死亡的江豚,隨後通知洪湖派出所以及洪湖漁政管理局。

  11月12日,洪湖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中國綠發會反電魚協作中心洪湖工作站)負責人湯洪鬆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趕到現場後發現死亡的江豚體形完好,體長1米多,體重40多斤,估計是剛死不久的幼豚。湯洪鬆說,他注意到江豚的身體上有多處被漁網勒過的痕跡,懷疑江豚是被漁網勒住後死亡。

  湯洪鬆說,據其了解江豚多生活在位於上游的洞庭湖附近,當地平時不會有江豚出現。此次發現死亡江豚的位置距離洞庭湖口約60公里,專家初步判斷,死亡江豚應是從洞庭湖口漂下去的。目前,死亡原因正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