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對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屢屢被冠以「草包」之名譏諷,台師大國文學系教授林保淳臉書評論說,韓國瑜其實也不必為「草包」苦惱,因為只有扮演「草包」的角色,全心全力,護衛全民,尤其是庶民階層的權益,使之不至於受到強暴蠻橫的外力所侵害,才是他自始至終最該堅持的信念,即此,便作「草包」又何妨?試問,整個台灣政壇,你能找出幾個如此能夠接地氣的「草包」?
林保淳說「不知從何時開始,「草包」一詞,被運用為譏諷人肚內無實才,不堪大用之意。近日以來,因選舉因素,韓國瑜不知何故,也屢屢被冠以「草包」之名,想來也是不勝其擾,欲哭而無淚吧?儘管眾口一辭,以「草包」相譏,我認為其實韓國瑜也不必在意,畢竟,譏人為「草包」者,相較於其譏諷者,又高明到哪裡去?
論氣度,你們比得上他的寬容嗎?
論學問,你們抵得上他的引經據典、侃侃而論嗎?
論語言,你有他的國台英語如此流暢嗎?
論豪邁,你能像他一般的坦蕩直率嗎?
論績效,你能讓整個北農、高雄頓改前貌嗎?
論魅力,你能像他如此受普羅大眾歡迎嗎?
如果比不上,卻用雞腸鳥肚之心、油蒙脂污之眼說人「草包」的,我看還是「以己之道,還諸己身」吧!
林教授說,明朝的劉基,曾有一篇著名的〈賣柑者言〉,文中提到一些狡獪的商人,運用一些特殊的手法,將柑橘包裝得金玉其外,「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看起來香甜而可口;可用高價買回,剖開一看,卻是敗絮其中,「煙撲口鼻,乾若敗絮」,大呼上當。
劉基的喻意非常明顯,那些看起來「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的袞袞諸公,肚子裡是什麼樣的貨色、心中是若何的鬼祟,都被掩藏在「洸洸乎」、「昂昂乎」的表象之下了,較之於「草包」的不事遮掩、不為虛誑,坦坦蕩蕩、正正堂堂,還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呢!
實際上,即便就真的是「草包」,也未必就如一般人所想像的不堪大用。古代農業社會,諸凡栽植蔬果、穀物,或是運送肉食、釀製酒品,都必須用上「草包」,用軟草將植物的根莖或果實、動物的肉軀、各類甕罈,或是過濾酒渣(菁茅),團團加以濾清、保護,方才不會有蝕壞、碎裂、渣滓的問題。《詩經》裡說的「白茅包之」,《左傳》裡的「包茅」就是這樣的一個「草包」。其物雖小,卻是攸關於民生經濟,看似無用,卻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