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17日上午出席2019浙江·台灣合作周開幕式並致辭。袁家軍在致辭中主要談及以下三點,其一,浙台合作亮點紛呈、碩果累累;其二,浙台要共享新機遇、共創新未來;其三,浙江將竭誠服務台商台企,推動浙台合作再上新台階。
第一,浙台合作亮點紛呈、累累碩果。袁家軍表示,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啟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這些年來,浙江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時刻牢記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新期望,以“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為主題,以實施富民強省十大行動計劃為抓手,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建設,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2018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56197億元(8492億美元),增長7.1%,總量穩居大陸第4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5574元和27302元(8399美元和4126美元),分別增長8.4%和9.4%,連續18年和連續34年居大陸各省(區)第1位。今年上半年,浙江經濟在高基數基礎上繼續呈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GDP增長7.1%,好於預期、高於全國、領跑東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3%,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6%和9.8%。
他指出,浙江高質量發展態勢的背後,有浙台交流合作的貢獻,有廣大台商台企的功勞。我們堅持深化“東引台資”工作,務實推動兩地在經貿、產業、科技、旅遊、人文等領域深化合作交流。一是經貿合作持續深化。2018年,浙江對台貿易額118.8億美元(791億元)、增長11.5%;全省實際利用台資15.4億美元,增長40.9%。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台企259家,實際利用台資5.5億美元,截至今年6月底,台商累計在浙江投資設立企業9669家、實際利用台資250億美元。二是惠台措施落實有力。我們認真抓好國家“31條惠台措施”和我省“76條實施意見”的落實,大力開展“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活動,按照有細則、有窗口、有聯繫方式、有案例“四有”要求,瞄准“事事有着落、條條有案例”工作目標,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以來,全省享受減稅降負政策的台企1154家,減少稅費4.9億元。三是青年交往更加頻繁。連續9年組織台灣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每年來浙交流台灣青年超過4000人次。今年已有470多名台灣學生來浙暑期實習,200多名台灣青年來浙就業創業。四是人文交流豐富多彩。目前浙江籍在台人員有100萬人,100萬浙江人在台灣有親屬。2018年,來浙台胞85.5萬人次,浙江居民赴台旅遊2.6萬人次。自2008年至今,來浙江的台胞累計已達1580多萬人次,浙江居民赴台旅遊累計110多萬人次。連續舉辦浙江.台灣合作周,形成了浙台鄰里節、台灣.浙江文化節等平台,人文交流內容不斷豐富。
第二,浙台要共享新機遇、共創新未來。袁家軍說,今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強調指出,“我們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將繼續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台灣同胞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讓大家有更多獲得感。”此次合作周以“共享機遇、融合發展”為主題,非常契合新時代發展要求。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率先同台灣各界朋友分享浙江發展機遇——
一是共享國家戰略新機遇。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浙江處在長三角和長江經濟帶交匯地區,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嘉善縣是我省台資企業比較集聚的地區,目前已設立台資企業553家,實際利用台資30多億美元。等一會兒,全國台企聯還將與嘉善縣簽訂共建長三角智能智造中心框架協議;今天下午,還將舉行共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研討會。希望廣大台商台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踴躍投身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努力成為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要參與者。
二是共享開放發展新機遇。當前,浙江正堅持以“一帶一路”為統領,加快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寧波舟山港是全球首個貨物吞吐量突破10億噸的港口,連續10年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浙江進出口總額28519億元(4310億美元),其中出口21182億元(3201億美元),占大陸的12.9%。今年1—8月,全省外貿出口增長8.9%,其中對美出口增長0.3%。台灣經濟外貿依存度高,擁有高雄港、台中港等優良港口。希望浙台雙方在港口、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攜手參與全球競爭。
三是共享數字經濟新機遇。浙江正在大力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18年浙江數字經濟增加值2.33萬億元(3520億美元),占GDP比重41.5%,擁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視、大華科技等知名企業。我們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互聯網+”世界科技創新高地。台灣數字經濟發達,在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等方面處於領先水平。希望浙台雙方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加強合作,攜手共進,搶抓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
四是共享產業升級新機遇。當前,浙江正在堅持創新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2018年規上工業產值接近1萬億美元(67384億元),一批萬億級的大產業正在崛起。浙江汽車製造業產值超過1000億美元;舟山民營綠色石化基地正在加快建設,到2022年全省煉油能力可達1億噸;波音項目、中國商飛項目等一批大項目落戶浙江。同時,浙江在生物醫藥產業、高效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基礎。台灣在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精致農業等領域很有特色。希望浙台雙方在智能製造、現代農業、生態旅遊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提升產業競爭力。
袁家軍表示,我們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積極推進浙台經貿合作制度化,加快推動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推動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共享,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共譜雙方融合發展新篇章。
第三,竭誠服務台商台企,推動浙台合作再上新台階。袁家軍指出,浙江將始終秉持“服務在浙台商就是服務浙商”理念,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增創“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百姓受益”的體制機制新優勢,用心用情為廣大台商台企當好“店小二”。一是落實惠台政策支持。開展惠台政策落實年活動,繼續全力抓好國家“31條惠台措施”和浙江“76條實施意見”落地見效,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幫助台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真正讓惠台政策應落盡落、同等待遇應享盡享、“雙靠待遇”應靠盡靠。二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標準,全面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便利化行動方案,深入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和“標準地”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全面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打造穩定、可預期、法治化的最佳營商環境。年底前80%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90%以上的民生事項實現“一證通辦”,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從賦碼備案到竣工驗收審批“最多90天”。三是營造良好創業氛圍。持續辦好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搭建更多的支持台灣青年來浙創業就業的活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