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禪宗名剎的發源地~泉州少林寺

  【本報訊】這裡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宋元時期世界級的港口,被認定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這裡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南音、南戲、南拳、南建築、南派工藝一大批珍貴的古老文化藝術源遠流長,享譽海內外。

  “開放包容”是這個城市的標籤。自唐宋以來,來自世界各地、各種習俗、各種信仰的商人、船員、宗教人士紛至沓來,在泉州繁衍生息、習俗互鑑、生活貿易,形成東西方文明兼容並蓄,多元文化相熔一爐的閩南文化奇觀。

  泉州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猶太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在這里和諧共存。朱熹讚譽“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中國南禪宗名剎、南少林武術發源地,泉州少林寺就坐落於此。

  泉州少林寺,亦稱南少林寺,原名鎮國東禪少林寺,唐龍朔年間(661—663年),建於清源山麓,凡十三落,閩僧武派之始焉,千年古寺歷盡滄桑,從唐至清,歷經三興三廢,禪拳宗風依然綿延不絕。

寺院建設

  1992年10月在泉州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泉州少林寺復建於清源山鳳山山麓,在寺院復建的過程中,海內外僑胞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紛紛為南少林慷慨解囊,為寺院重建添磚加瓦,群策群力。

對外交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泉州少林寺武僧團,先後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交流與交往,接待外國武術弟子達數万人次,來寺習武或互訪的有來自東南亞、歐美等,幾十個國家的武術家、武術愛好者。佛教文化交流是宗教層面的交流,也是一種人文交流,把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連綴成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友誼。

少林功夫

  泉南處處少林風,泉州歷來就有崇文尚武的優良傳統,尚武之風早已深入泉州人的血脈,南少林五祖拳被頒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被納入中小學生課間操,以南少林武術為載體的南少林文化,千百年來薪傳不衰,融入了泉州民俗民風,豐富了泉州城市文化內涵並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開闢,成為海內外鄉親與祖國聯繫的感情紐帶。

福建名片

  每年,中外遊客紛至沓來,既為參加在少林寺中舉辦的法會和佛事活動,也為感受獨特的少林禪武文化,觀看著精湛的南少林武術表演。

  南少林武術已成為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共生互補,東西方文明包容交彙的一個載體,少林寺在海內外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少林文化被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接受和認可足見其獨具一格的特質。少林寺已成為中國福建對外展示文化軟實力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