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泉州~早安-碗糕.晚安-麵線糊

  【本報訊】在泉州,有大半的一天都是從麵線糊開始的。主食熱愛各式咸飯,滷麵湯要加蔥灌腸更好味,別忘了那胖乎乎的蒸碗糕,還有陪伴當地人數十年的小街小巷裡的潤餅。它們是飽腹的心安,也是最美好的美食記憶。

◎胭脂巷咸飯店 -花樣咸飯和蔥灌腸

  泉州咸飯的種類繁多,有南瓜咸飯、蘿蔔咸飯、芥菜咸飯、芋頭咸飯、五花肉丁咸飯等。在泉州,大到酒店,小到飯館,都會備有鹹飯,你隨意走進一家店就能找到。

  胭脂巷咸飯店的鹹飯、蔥灌腸都是一絕,咸飯是胡蘿蔔絲、肉絲、香菇等多類菜炒至一小盤,油香飯味濃,吃了還想再來一碗。

  蔥灌腸的腸皮很嫩不腥,“煮蔥灌腸的湯帶有腥味,一般不喝。撈起來的蔥灌腸可舀到熬好的大骨湯裡一起吃。”將腸送入嘴裡輕輕一咬,你會發現:小蔥絲毫沒有降低小腸的脆度,反而增加清脆感;小腸的香味夾雜著蔥的清香,十分美味。地址:泉州市鯉城區胭脂巷3號

◎黃氏祖傳老字號碗糕店-古早味的碗糕

  綿綿的碗糕,有點像閩南話給人的感覺,閩南語中略帶親暱地罵人的時候會說:“你笨得像個碗糕”。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得蒸碗糕,在平日,碗糕也是當地人經常會買的主食。

  黃叔叔家碗糕店一直堅持用古早時期用的碗來蒸碗糕,現在外面的店多為用紙杯蒸碗糕了,他家便有著獨特的風韻。地址:泉州市斗門頭聚融苑A-106店(青龍巷溝後街附近)

◎仁鳳街碗糕店 -黑糖味的田螺肉碗糕

  碗糕裡最好吃的當屬田螺肉碗糕。田螺肉碗糕外面光滑,肉身又軟又韌,之所以叫田螺肉碗糕,是因為碗糕掰開內部形狀形似田螺而得名,並不是裡麵包了田螺肉。

  這家只做零售的碗糕店,分有黑糖和白糖味的,其中黑糖味的很獨特也值得推薦。地址:東門仁鳳街志強便利店內(玉屏大廈後面)

◎吳淑珍麵線糊 -夜晚才會出現的30年老攤

  麵線糊配油條是泉州的傳統早餐之一。但是這家要安利的麵線糊攤卻是到了夜晚才會出現的,當地人都叫它“百源老字號”,店裡的麵線糊配料有40多種,醋肉、大腸、魷魚.. ....每一種都是泉州人的記憶中的味道。30年來,很多人從讀書吃到了畢業,也從孩童變成了父母。

  點一份麵線糊,實在的配料才十幾元,滷蛋、醋肉、大腸三樣小菜是最經典的搭配方法,再撒上香菜、胡椒粉、蒜泥和酒調味,味道鮮美叫人妙不可言。地址:泉州市鯉城區百源路亞咪咕附近。

◎后城麵線糊 -一代泉州人的記憶

  后城麵線糊也是一代泉州人的記憶了,店主老伯今年已經69歲了。每天凌晨,他都要親自到市場挑選需要的食材,在早上6點多開檔,用以慰藉大家的早晨。

  麵線糊的湯頭是他們自家熬煮的骨頭湯,味道特別好。麵線糊一般選擇2~3個配料就足夠了,老闆給的量非常實在,把配料放進麵線糊里,還要加上幾滴丹鳳酒來提提味。地址:百源路招商銀行對面祖師橋旁。

◎阿芬滷麵 -漳州風味滷麵

  泉州滷麵是由各種配料做成,鹵湯與麵條混起來的“滷麵”,看起來糊里糊塗的,吃起來卻別有味道。因此對於一碗好吃的泉州滷麵,滷汁無疑是其精華。阿芬滷麵是漳州風味的滷面,這種湯汁比較粘稠,加上醋肉、豆腐、腸灌腸、鴨胗等配料,吃完會令人大呼滿足。地址:泉州鯉城區花巷口。

◎亞佛潤餅 -開元寺旁的老字號

  其實這種潤餅和很多地方的餅都相似,譬如台州的食餅筒。在閩南一帶的人也吃薄餅,但一般喜歡在薄餅皮里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吃法是比北方人精細一些的。

  開元寺旁,亞佛潤餅攤前擠滿了慕名而來的人。薄薄的面皮在老闆手中熟練地玩轉,它即將被攤開,卷上胡蘿蔔絲、蚵煎、等混鍋菜餚,小小的潤餅,泉州人逢年過節都少不了它。地點:泉州西街349號。

◎康莊滿煎糕 -我為理想奔康莊

  鑽進裴巷,買一大塊傳統風味的康莊滿煎糕,餡料厚實,黑芝麻、冬瓜、花生碎混合的飽滿夾層,被厚厚的皮包裹住,一口咬下去有股莫名滿足感,甜而不膩,是老少皆宜的糕點。

  這家康莊滿煎糕的老闆不姓康,他37年前開始經營這檔營生的時候,爐火旁的收音機裡放著便是這首歌“路漫漫雲茫茫,我為理想奔向康莊”。

◎莊阿姨芋頭餅 -餅香不怕巷子深

  古色古香的南俊巷算是泉州最熱鬧的商業街區之一,賣芋頭餅的莊阿姨便是這裡流傳著的一位人物,連住在南安、晉江的粉絲,都會特地開車來買她的餅。

  黑芝麻是鹹味的,白芝麻是甜味的。莊阿姨的餅好吃也沒啥門路,都是幾十年來自己嘗試摸索出來的。最早的時候,她為了補貼家用開始賣餅,要一家一家去問,有沒有人要買芋頭餅啊,到現在已經是回頭客們口耳相傳、主動去找她買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