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在五日舉行的“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上,有不少來自海內外金門鄉親特意受邀前來共同見證“兩岸同飲一江水”的歷史性時刻。兩岸共飲一江水時代來臨,無黨籍金門縣長陳福海在五日的兩岸通水見證儀式上拋出通水、通電、通橋“新三通”。如何完成這項願景?陳福海呼籲,政治人物或兩岸都應該站在人民立場思考、以人民福祉為依歸、少一點政治。
陳福海接受媒體訪問表示,金門水頭與廈門五通碼頭每年有200萬旅客赴金門,廈門現有一年8800萬旅遊人口,如果兩岸都給金門政策,他相信金門的水電基礎從現在就要開始準備。
陳福海說,金門在兩岸交流上扮演關鍵角色,早期三通是指“通郵、通商、通航”,新三通時代已啟動,“通水”今天完成,接下來還要通電、通橋。
陳福海指出,再過5年廈門大嶝翔安國際機場可能就會啟用,該機場每年有7千萬吞吐量,未來機場啟動後對金門會是危機,因為空、海域都是重疊的,如果兩岸有更多政策的開放,通橋興建就能從大嶝到青嶼建構一座和平大橋。
陳說,今天他要感謝在晉江的大陸朋友,給予金門共飲一江水、兩岸融合契機,未來有兩岸引水注入金門將可補充地下水源。金門高梁酒是地下水源所製,現在談“九二共識”之外,金門還能跟大陸談談“酒後共識”你儂我儂。
對於今日正式通水的心情,陳福海說,過程真的很辛苦!包括未來通電也很辛苦,但我們透過很多朋友進行學術認證,才有今天的通水見證。他談新三通相信兩岸現在的氛圍、領導人都看到了金門,包括1990年的金門協議、2001年的小三通到今日的通水,或未來的通電、通橋等。他認為政治人物或兩岸都應該站在人民立場思考、以人民福祉為依歸、少一點政治。
陳福海感謝金門縣議會與鄉親支持,雖然陸委會在立場上有些不同意見,但我們也用智慧溝通。
在通水事件立場上,陳福海重申金門鄉親權益優先,民生基礎建設擺第一,他當時跟陸委會說這通水一定要辦,而且是兩岸30年的合約履行內容。最後陸委會也給予金門祝福,他很感謝。
金門縣前議長王再生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不需要把民生問題當做政治問題來操弄,他提議金門通水之後,後續的建橋、接電持續要去推動,甚至可以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修建高鐵讓金門聯通到歐洲各國。
王再生受邀參加在晉江龍湖水庫舉行的“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金門方面嘉賓還包括議長洪麗萍、前縣長李沃士、前“立委”楊應雄等。他在會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除了通水外,建橋、通電也是金門民眾關心的議題,金門與廈門曾舉辦論壇,定點、設計和工程都談好了,只是台灣方面由於政治顧慮所以沒有辦法啟動。
提及剛剛完成通水的供水工程,王再生表示,非常感謝台灣的馬英九先生,在他任期內,這個工程得以開展和落實。同時,該工程也得到大陸方面國務院台辦全力支持。
問及當前民進黨執政的背景下,對金門在兩岸關係中的地位有何期許。王再生對中評社記者表示,當初金門引水工程獲得大陸方面善意回應後,他回去就跟“立法院長”王金平報告這個事情,王金平表示全力支持,後來陸續又去拜訪“立法院”內部的所有黨團、書記,他們對此都沒有意見,並且表示支持。
王再生表示,非常感謝當時民進黨的柯建銘總召,他回憶說,跟他報告說水資源枯竭影響金門經濟發展的情況,他講了一句話:“民生問題,該催還是得催。”
他告訴記者,如今民進黨執政的情況下,我們不需要把民生問題當做政治問題來操弄。金門通水之後,後續的建橋、接電持續要去推動。“如果這個橋能夠建起來,我想在金門修一條高鐵,通過這個橋可以直通到歐洲各國。”他說,這可以直接響應習總書記“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同時也可以帶動台灣和金門經濟的發展。
王再生期待,要推動在金門建設自貿區,台灣的產品運送到金門,通過金門和大陸互相流通,這將有利於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有助於兩岸更好的和平發展,共圓中國夢。
記者注意到,金門受邀來賓十分興奮,會議開始前就踴躍在主席台前合影留念。不少來賓統一身著“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字樣的外套,在500多人中格外顯眼,也吸引了不少記者上前採訪,而他們也積極通過鏡頭向觀眾們分享著兩岸通水成功的激動與喜悅。
會議結束後,金門鄉親們似乎仍沉浸在見證歷史的氛圍中,久久不願離去。他們排著隊走上主席台,紛紛把手按在兩岸領導嘉賓的“通水啟動球”上拍照,既沾沾“兩岸一家親”的喜氣,也感受到“同飲一江水”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