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校長演講《奮鬥》,掌聲如雷,全網刷屏!
親愛的2018屆畢業生: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相聚南湖體育館,隆重舉行畢業典禮,見證8418名同學學業有成,開啟新的人生奮鬥旅程!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和老師們向你們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衷心的祝福!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習近平主席這句走心的話,點燃了億萬人民的奮鬥激情,標註了新時代的奮鬥氣質。它啟示我們,一個人不奮鬥不能立業成功,一個國家不奮鬥不能富庶幸福,一個民族不奮鬥不能興盛強大!
同學們,什麼是奮鬥?奮鬥就是努力把不可能變為可能!足球世界杯正踢得熱火朝天,墨西哥1:0戰勝德國,冰島1:1戰平阿根廷,上演了綠茵場上以弱制強的奮鬥傳奇。
我16歲跨入大學,同你們現在一樣,實現了人生第一個奮鬥夢想。四十年來,我的奮鬥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論是29歲當上教授,還是34歲擔任副校長,唯有奮鬥才能把新夢想變為現實。
從中,我領悟一個道理:時間是奮鬥的試金石。每個人的奮鬥都會經受時間檢驗,最終在時間這塊試金石上留下不同成色的人生!
時間是奮鬥路上的過濾劑,濾盡浮躁校準方向。
常言道,時間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人間百態。但我認為,它更像一瓶過濾劑,過濾的是浮躁和迷失,留下的是信心和方向。
同學們在礦大學習的時光,不僅留下你們奮鬥的身影,也確定了人生奮鬥目標並收穫成功。
土木學院張亞軍同學取得了總共72門課程的61門滿績點;
化工學院韓譽同學,為了體能達標,堅持鍛煉減重36斤,他華麗轉變成乾練自信的帥小伙;
安全學院博士生孔彪以第一作者發表7篇SCI論文;數學學院的王可心同學收到哥倫比亞大學等6所世界名校的讀研offer。
他們沒有讓時間白白流過,而是用時間校準方向,用奮鬥積累成功,不愧是新一代礦大學子自信、自強、自立的代表和驕傲!正可謂,天下事,大事小事都要以奮鬥做到完美;幹事業,大業小業都要靠奮鬥達到頂峰。
時間是奮鬥路上的沉澱劑,積澱堅持捕獲幸福。
人們說,時間就像一把皮鞭,鞭策我們追趕人生的目標。實際上,成大事不在乎力量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努力,努力,行健天同功!不僅是礦大校歌歌詞,更是礦大學子爭當時間主人、命運主宰、靈魂舵手的奮鬥格言。
我校採79級校友張仕和,畢業之後就紮根盤江礦務局,在火鋪礦堅守15年尋找奮鬥的起點,成長為貴州礦業領域的傑出企業家;露採82級女校友劉愛蘭,畢業之後以平朔露天礦作為奮鬥平台,成長為中國少有的女礦長,為中國第一個合資煤礦奮鬥了一生;礦物加工96級校友趙朝勳、周曉華夫婦,不僅留學美國奮鬥,還將奮鬥品質代際傳遞,分別為三個孩子起名趙大礦、趙二礦、趙三礦。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奮鬥精神?正如礦大109年的堅持,積澱了愛國奉獻的家國情懷、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好學力行的實踐精神,造福人類的崇高境界。擁有這種積澱的礦大奮鬥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將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時間是奮鬥路上的催化劑,激發鬥志成就卓越。
人生道路雖然漫長,但關鍵之處只有幾步。在這個競爭與機遇並存的時代,奮鬥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青年人不能期望幸福來的太突然,而要靠持之以恆的付出搶抓人生機遇,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理想之花。
40年前,一大批青年人搶抓改革開放機遇,奮鬥高考而成為當今中國的中堅力量;20多年前,又一批年輕人站在改革浪潮前頭而成為當代經濟的領軍人才,其中也不乏礦大優秀校友。就在昨天,外文01級校友張大成,奮鬥創業十餘載,捐款30萬元獎學金回饋母校。
在當今新時代,中華民族復興為你們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我相信,礦大學子一定能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同學們!
母校猶如一位手持試金石的長者,與你們未來人生同行,為你們的奮鬥路程校準方向、積澱堅持、激發鬥志。
當“太行之陽河水東,莘莘學子救國重勞工”校歌響起,希望你們心中確定新的目標,明天跨出東門之際,把這個目標作為新征程的奮鬥初心。
願你們以夢為馬,仗劍天涯,重整行裝再出發!
謝謝大家,同學們,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