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政部公布“身分證明文件再設計”得獎作品,由設計師魯少綸的作品“形 | SHAPE”獲“設計獎”。內政部表示,“設計獎”除獎金新台幣12萬元外,該作品將成為新款身分證設計的重要依據。該設計作品包含“中華民國”國號、國旗。獲獎的評語也說,本作品的設計手法中性,不置入過多風格,亦無性別、文化上的偏好,充分構成國民身分證的理想條件。
內政部於4月21日起至5月11日開放網路票選的初審,選出最高票一件,與評審團評審出7件,合計8件作品進入決審;再由評審團與政府相關部會代表共同評審出人氣獎、創意獎與設計獎各一件。設計獎作品將作為未來新式身分證設計參考的依據。
身分證明文件再設計網站介紹設計獎“形 | SHAPE”的特色為,作者將所有設計藏在細節中,例如土地相關的山海圖像,採用隱約的底紋來詮釋,而非使用直白的台灣島等常見圖形,反而賦予了高度包容性的樣態。綜觀全球,多數國家的身分證設計皆十分相似,而此作品卻表現出台灣的的前衛與現代性,整體令人感到脫俗。
該網站也說,本作品的設計手法中性,不置入過多風格,亦無性別、文化上的偏好,充分構成國民身分證的理想條件。作者透過設計將版面梳理整潔,且欄位具有足夠延展性,易配合姓名長度調整,在雙語的排版上亦明瞭易讀,使本作品具有高度實行可行性。
目前國民身分證已發行超過10年,“內政部”正研擬晶片國民身分證換發計劃,將朝“自然人憑證、國民身分證”二合一方向規劃。
為讓新式身分證能擁有多元創新的設計思考,內政部2月26日起舉辦“身分證明文件再設計徵選活動”,共收到1109件民眾投稿,分為初審及決審兩階段。
曾因國族認同問題受關注的作品“嶼民在地”,以將近10萬票的網路票選成績獲得人氣獎。
創意獎則由設計師蘇意茹的“族群・山海・國際”奪得,評審團認為,該作品針對視障族群做的缺角設計非常特別,不同於大部分作品僅以點字思考,這種缺角設計雖非高難度手法,實際製作也不無可能,但在目前社會上的確非常罕見,“若未來能付諸實踐,代表台灣社會所追求的進步價值,將是別具意義的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