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女兒-盧麗安任中共十九大臺灣代表

  【本報訊】中共十九大臺灣代表團之一的盧麗安,1968年12月出生於臺灣高雄。臺灣政治大學英語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碩士,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文學系文學博士。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副院長、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眼鏡和文字  盧麗安出生高雄,曾就讀臺灣高雄女中。臺灣政治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文學學士學位。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文學系文學碩士學位。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文學系文學哲學博士學位。1997年,盧麗安夫婦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以“返國定居專家”身份到上海復旦大學任教,成了定居上海的臺灣同胞;後任上海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副院長中美富布賴特訪問學者計畫(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市婦女與性別研究中心與英文系進修)。任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接受德國漢堡大學英文系邀請訪學兩周。上海市台聯七屆、八屆常務理事,上海市台聯八屆副會長。中共十九大代表。
  2017年6月19日至21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全國臺灣省籍黨員代表會議上,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盧麗安當選為臺灣省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盧麗安學術成果/著作:英語專著:Beyond the Text:Directions of Literary Study from Studying the Fiction and Literary Career ofPenelope Fitzgerald 《文本之外:由潘娜洛普•菲 茨傑拉德的小說及文學生涯看文學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
盧的譯著:《小說的藝術》(David Lodge),譯者,上海譯文出版社,章節:“安徒生童話故事中的性別意識塑形探討”,《跨文化背景下的北歐文學研究》,孫建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單篇譯文:“陌生人的悲傷”(Chimamanda Ngozi Adichie),《上海文學》 Sept.等。
  主編教材:《精讀英語教程》(第二冊),第二編者,復旦大學出版社;《精讀英語教程》(第三冊):第二編者,復旦大學出版社,《精讀英語教程教學參考手冊》(第一冊),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精讀英語教程教學參考手冊》(第二冊),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精讀英語教程》(第四冊),第二編者,復旦大學出版社;《英國文學選讀》,主編/合編(排名不分先後),復旦大學出版社;《精讀英語教程教學參考手冊》第三冊,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2]
  盧麗安在大陸獲得榮譽:2001:《中級英語》獲上海市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2: 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稱號;2003:《精讀英語教程》獲上海市高校優秀教材三等獎;上海市統一愛國陣線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06:“《精讀英語教程》及配套教輔的實踐成果”獲復旦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8:《英美文學通論》入選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獲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2011: 獲復旦大學第一屆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文科組)二等獎;2011-2013: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2011-2015:入選復旦大學光華人文基金傑出青年學者科研獎勵計畫;2014:論文“試論《哈姆萊特》的歷史問題:《哈姆萊特》與現代早期英格蘭的政治性別關聯”,(《外國文學評論》,核心期刊,2013年第3期,65-75)獲得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獎二等獎;2016:獲2015年度上海市巾幗建功標兵稱號。
  盧麗安談到兩岸關係時表示,上海是公公的故鄉,回到上海是先生的心願,也是兩人的共同選擇。盧麗安夫婦1997年接受國家人事部的安排,以“返國定居專家”到復旦大學任教,“我們想一起回到祖國大陸,擁抱這片大好河山,都改革開放了,為什麼不敢來,不能來?”提起對上海這座城市的感受,盧麗安則稱,“高雄是我的家鄉,但我早早離開了那裡,回家探親會近鄉情怯啊!而上海于我原是異鄉,現在卻已成了第二故鄉。”她說,高雄是一個很“生猛”、充滿草根豪氣的城市,每天都能看到許許多多人騎著機車奔波生計,這種踏實肯幹的性格和老上海的風情有幾分神似,“但上海見過的世面大多了,這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西方的藝術、文化、建築、制度……都在這裡留下了印記。如果把高雄比作一道家常菜,那上海看似是擺盤精緻的西餐,但其實擺脫不掉同樣講究實惠的特點。”
  當談到兩岸關係時,盧麗安真誠地表示,“我不是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我說不出兩岸走向的理論或分析。但是,我的家族歷史與自己的成長經歷讓我堅信:和平發展一定是兩岸關係的主要走勢,這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心聲。”她認為,只有尋找兩岸的最大公約數,尋找兩岸共有的歷史記憶,才能重構兩岸一直以來絲縷相纏的血脈聯繫。“兩岸是命運共同體,大陸熱切歡迎臺灣融入民族復興的藍圖,臺灣何苦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