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研究.傳承.創新~深化閩南文化闡釋
【本報訊】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於9月30日至市委史志研究室調研指導,瞭解漳州紅色文化研究中心建設、古籍回歸、碑刻傳拓、舊志點校、三輪修志等工作開展情況,對當前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並與相關負責同志就深入挖掘保護傳承閩南文化、高品質推動三輪修志工作等內容進行深入探討。
林曉峰指出,漳州是閩南文化重要發祥地,歷史底蘊深厚,文獻資源豐富,要在保護、研究、傳承與創新方面持續走在前列、多作貢獻。要持續加強紅色文化宣傳教育。依託閩南(漳州)革命歷史展覽,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辦好漳州紅色文化研究中心,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紅色教育基地合作,開掘閩南漳州革命的思想內涵。
要持續挖掘閩南文化當代價值。
加強對漳州歷史名人、海洋文化、民俗非遺等領域的系統保護研究,深入挖掘閩南文化的精神內涵與當代價值,推動學術成果向社會普及、向教育轉化、向產業延伸,增強閩南文化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要持續做好古籍文獻保護利用。
要繼續推進古籍文獻的徵集、回歸與數位化整理,拓展文獻徵集管道,加快推進《漳州典藏》首輯百部古籍影印出版,加強對金石碑刻、藥簽藥書、僑批契約等特色文獻的專題整理,讓更多漳州古籍文獻珍本真正"醒過來、活起來、傳下去"。
要持續推進地方誌書整理編纂。
以系統思維統籌推進舊志搶救性保護與新志創造性發展,為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和傳承傳播打造重要載體,做好《漳州典藏·歷代志書集成(點校本)》的整理出版,保護漳州珍貴方志資源。精心組織《漳州市志(2008—2025)》編修工作,努力打造一部可信、可讀、可用的精品佳志,為漳州加快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提升“田園都市、文化名城”影響力貢獻更多史志智慧與力量。
資料來源/福建閩南文化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