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苦瓜競爭力~屏東兄弟返鄉從農

 【本報訊】從事汽車維修及重機械工程的屏東鹽埔鄉年輕農友蔡威鴻及蔡坤成,陸續辭去工作返回家鄉種苦瓜,在長輩及專家指導下,種出的苦瓜果型碩大,經常是承銷商選購的對象。

從事汽車維修及重機械工程的屏東鹽埔鄉年輕農友蔡威
鴻(左)及蔡坤成(右),陸續辭去工作返回家鄉種苦
瓜,在長輩及專家指導下,種出的苦瓜果型碩大。
(農糧署南區分署提供)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傳真 106年5月24日 32歲的蔡威鴻及23歲的蔡坤成原都在外縣市工作,因父母需要人照顧,蔡威鴻6年前回鄉幫父親種苦瓜,他說,原來2.7分地是種蓮霧,因收成不好,4年前改種苦瓜。

 蔡威鴻指出,近幾年來苦瓜價格相對穩定,而且管理上較不費工,遵照農改場的指導用藥及施肥,授粉、疏果及修剪枝條都按照步驟,種出的苦瓜品質相當好。

 蔡威鴻看到苦瓜是一項具競爭力的蔬菜,去年把在重機械工程工作的弟弟蔡坤成找回來,一起種苦瓜,另外租了一塊4.8分的地,準備在苦瓜市場奠定基礎。

從事汽車維修及重機械工程的屏東鹽埔鄉年輕農友蔡威
鴻(左)及蔡坤成(右),陸續辭去工作返回家鄉種苦
瓜,在長輩及專家指導下,種出的苦瓜果型碩大。
(農糧署南區分署提供)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傳真 106年5月24日 有機械背景的兩兄弟,自購材料搭網室,從地錨到拉線、牽網都自己來,省了將近一半的工錢,兩兄弟並研究如何讓苦瓜市場更多元,除原有的行口及市場拍賣外,準備大舉銷售量販超市及外銷國外市場。

 為了讓產期延續,兩兄弟還將苦瓜分批種植,逐批採收,讓苦瓜可以一年四季都買得到,而且土地可以得到休息。

 蔡威鴻及蔡坤成由工轉農,種苦瓜種出不錯的成績,兩兄弟表示,從小在農村長大,對家鄉有情感,投入務農工作,也能減輕農村勞動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