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出古銅色驕傲滿州路平志工揮汗身影

  【本報訊】每到假日是許多人期待放鬆身心、休息充電的時間,但位在國境之南的屏東滿州鄉,卻有著數十名的路平志工們,6年多來選擇在多數人出外旅遊或酣睡時,每周日起個大早,頂著炎日、載著瀝青沿路修補道路,不畏車來車往的美麗身影,只因有著熱愛家鄉的一顆心,想提供鄉親一條平整安全的道路。

  縣長周春米感謝這群在角落盡心盡力、默默耕耘的路平志工們,讓鄉親回家的路更安全,她說,屏東縣目前已成立10團路平協會,計164位志工,縣府不僅提供黏油、瀝青冷包等修補材料,讓志工們無後顧之憂外,更貼心協助投保意外責任險,並提供反光背心、交通錐及指揮棒等裝備,讓大家在執勤時能更安全。
  「一開始什麼都不懂,開著自家小貨車、買了夯實機、幾包瀝青就去補路,也不知道訣竅與方法,都是慢慢摸索學習的。」滿州路平協會理事長張勝與志工們緩緩聊起多年來的補路之旅。

  理事長張勝表示,滿州鄉因地處偏遠、交通資源較不便,村民們通常以機車作為代步工具,而他與妻子潘秋蘭開著自家小貨車送貨及關懷獨居長者時,沿路常見不平坑洞,尤其颱風、大雨過後的道路更是坑坑疤疤,然而公部門資源有限,許多坑洞未能及時修補,為讓鄉親出入更安全,當時邀請幾個好友一起加入補路行列。

  而理事長夫妻倆身體力行,感動不少身邊朋友與在地鄉親一起投入,其中,陳明坤在恆春戶政退休後,也與妻子潘麗如一起投身志工服務行列,他說,與張勝是多年同學,看見他們有熱愛家鄉的心,也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

  志工姊妹曾黃采潔與黃瑞美也仔細描述補路的流程,首先要去除坑洞裡的灰塵與碎石,接著放入瀝青油、倒入比坑洞高3至5公分的瀝青,用耙子鋪平後,再用夯實機壓平,前後還需要有人指揮交通,避免有來車不小心闖入,在修補工作結束之餘,大家還會再一起進到村里聯絡道仔細巡視,看看還有沒有需要修補的坑洞。

  滿州路平協會的志工們說,在豔陽高照的氣候下補路雖然辛苦,但見到鄉親揮手致謝、大力按讚的那一幕,內心泛起的是久久不散的暖意與感動,更是我們持續參與的最大動力。而志工們熱愛家鄉的初心與好感情,也在每周日結束後,更加期待下次的見面。

  

  縣府工務處長楊慶哲表示,滿州路平協會有18位志工,年齡介在56到68歲,志工們的足跡不僅遍及滿州8個村,甚至在恆春、牡丹與車城鄉也能看見他們的身影,謝謝志工們在不容易發現的角落默默挽起袖子、發揮愛心,讓朝陽中的身影,成為屏東最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