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47歲屏東縣高樹鄉農友陳章信5年前辭去台北工程師工作,帶著妻小返鄉種有機紅龍果,在果園裡養雞、綠頭鴨和綠繡眼抓蟲,種出來的紅龍果還沒收成就被訂光。
陳章信因為照顧父母返鄉接手果園,當時回鄉時,農業還看不到前景,原本打算一陣子後再回老本行,為了接手蜜棗園及將蔬菜園改種有機紅龍果,到縣政府和農改場上農業課程,不但上出興趣,還結交一群農友教他如何種有機蔬果,對農業產生信心。
陳章信以少見的3層網方式搭網室栽種紅龍果,他說,可以避免鄰田污染風險,減少病蟲害發生,果實不用再套袋。他還在果園裡養雞、鴨及綠繡眼吃昆蟲,鴨還特別挑綠頭鴨,他說,喜歡看綠頭鴨在水中悠游的景觀,果園裡有水池,讓自己的果園看起來像植物園。
陳章信說,雖然綠繡眼會啄食紅龍果,每一批都要損失十多顆,但他認為是試吃品,雞、鴨、鳥試吃嘗過的,絕對安全而且甜美。
有客戶為了要吃得安心參觀陳章信的果園,結果看上果園裡的雞想買,陳章信說,這些雞、鴨及鳥都是與他一起抓蟲的「同事」,他不賣,也不會宰來吃,如果自然死亡,就將牠們埋葬。
為了通過紅龍果的有機認證,他與隔壁種香蕉的阿伯商量,噴藥的時候往反方向噴,或是靠近他果園的一排不噴,每次紅龍果收成,就送一些當回饋,和鄰田建立友好關係,今年,終於通過有機認證。
「這些掛在樹上的紅龍果其實都被訂走了」,陳章信說,一開始都是親朋好友訂,一個介紹一個,吃過的人都會回流訂購,現在光靠老客戶,每次的收成都不夠賣。
為了果實整齊度,在花開時期,陳章信會和妻子晚上戴著探照燈幫紅龍果授粉,他說,除了家以外,這個翠綠清爽的果園變成第二個家,有時半夜起來,還會到果園巡視一番,和妻子搬個桌椅在果園中間看星空、聊天,這種田間生活是都市人無法享受的。
陳章信除了種有機紅龍果外,還有蜜棗,因蜜棗的有機技術還無法掌握,目前仍是慣行栽培,陳章信說,這兩年,有機紅龍果和蜜棗的收入已超過以往工程師的薪水,不會想再回去當工程師,他現在是個快樂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