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客家產業蛻變~屏東縣府輔導32家業者轉

 【本報訊】屏東縣政府自今年起為期3年,以新台幣1080萬元推動「醍醐五味‧好客屏東」計畫,將輔導內埔、竹田、萬巒及麟洛客家4鄉的產業,導入慢食、慢活、慢遊,讓客家產業蛻變。

屏東縣政府推動「醍醐五味‧好客屏東」計畫,將從慢
食、慢活、慢遊等方向輔導客家地區產業。屏東縣長潘
孟安(中)31日出席成果展,呼籲年輕人投入客家產業
。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攝 106年8月31日

 屏東縣政府8月31日在竹田驛園舉辦記者會,展現第一階段成果,縣長潘孟安表示,屏東客家地區巷弄間有濃濃的古味及藝文氣息,釀造的食品,如醬油、鳳梨豆醬及百年芝麻油等都很有風味,過去沒有很好的包裝,縣政府特別透過「醍醐五味‧好客屏東」計畫,輔導內埔、竹田、萬巒及麟洛4鄉的農產品、加工品及工藝等進行包裝改造,強化產品競爭力,希望客家產業能行銷到國際。

屏東縣政府推動「醍醐五味‧好客屏東」計畫,將從慢
食、慢活、慢遊等方向輔導客家地區產業。屏東縣長潘
孟安(中)31日出席成果展,並與輔導旅遊產業人員合
影。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攝 106年8月31日

 潘孟安表示,目前有32家產業接受輔導,未來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投入,將有專業業師陪伴輔導。

 客務處長陳麗萍表示,3年內計畫將以旅遊發展在地產業,扶植在地廠商32家,培訓1000人次,協助業者整理賣場空間、開發在地食材、研發新的伴手禮以及拓展實體通路鋪貨點,更全力行銷推廣各項成果,期能增加客家地區營業額1275萬元,鼓勵民間投資金額640萬元。

屏東縣政府推動「醍醐五味‧好客屏東」計畫,輔導4
鄉的農產品、加工品及工藝等進行包裝改造,強化產品
競爭力。圖為客家工藝業。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攝 106年8月31日

 陳麗萍表示,接受輔導的業者有麻油業、鳳梨加工品、棉被店、客家服飾業、休閒農場、醬油、藥草園、手工皂、檸檬加工品及台酒屏東酒廠等。

 客務處指出,計畫經費的1080萬元中,900萬元由經濟部補助,縣府自籌180萬元。

屏東縣政府推動「醍醐五味‧好客屏東」計畫,輔導4
鄉的農產品、加工品及工藝等進行包裝改造,強化產品
競爭力。圖為輔導的麻油產業。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攝 106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