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屏東報導】為推廣在地優質農特產,屏東縣農會與屏東太平洋百貨將於8月12日至13日(早上10時30至18時)在太平洋百貨1樓美人魚鐘廣場,邀集屏東地區在地農會及產銷班、青年農民,共同舉辦「屏東農業市集.紅藜親善大使才藝表演暨產品推廣活動」。
本次活動最主要的特色之一有推廣屏東原住民傳統作物『紅藜』,在過去用來釀酒的酒麴原料,如今經過學界的科學驗證分析,已成代表高營養價值的養生食品,也是政府積極輔導推廣的重要在地作物,深具發展潛力,屏東縣農會則運用在地的青農產銷履歷紅豆與高山紅藜,結合研發『紅藜紅豆粥』等創意農產加工品。
當日現場將有農會四健會學校社團徵選出的紅藜親善大使,透過才藝表演方式,來推廣紅藜的多種養生與應用概念,希望讓更多民眾瞭解屏東紅藜,並匯聚了屏東縣各地具代表性的農特產,組成農業市集,是星期假日便利民眾優質的農特產悠遊選購好去處。
主辦單位表示,8月12日(六)開幕當日早上10時20分起,至屏東縣農會服務台領取號碼牌(前50名),於推廣活動結束後11時可獲贈『紅藜紅豆粥』禮盒乙盒,活動2天現場主辦單位也準備各種好康服務,民眾只要持太平洋百貨吉利卡或當期DM可兌換領取『農會小禮品』乙份(每日限量200份、送完為止),以及提供每日200支農特產風味冰棒,給來逛市集的民眾免費品嚐消暑。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指出,臺灣藜(學名:Chenopodium formosanum , 英文名:Red Quinoa)為莧科藜亞科藜屬之臺灣原生種植物。傳統稱為紅藜,於2008年12月正名為臺灣藜,是臺灣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布農語稱為mukun,排灣語稱為djulis或tjulis,卑南語稱為duli,魯凱語稱為baae或ba'e,阿美語稱為kowal。其為1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長強健、耐旱性極佳,而其中的穀粒被稱「料理界的紅寶石」,由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蔡碧仁教授提名。因為現代人對健康養生越來越重視,所以開始在非臺灣原住民帶推廣,聯合國也在2013年命名為「國際藜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