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夏日將至轄內觀光及水上活動日漸熱絡,近日在各海域與潮間帶已可發現不少戲水及漁撈採集作業之民眾,因海島特性及海洋觀光活動發展多元,歷年縣內海域溺水案件發生屢見不鮮,去年大池夢幻沙灘就有遊客因不諳天候及水性貿然下水而被海流帶走,經動員大批消防、岸巡及民力投入搜救後,雖能最短時間內發現溺者並帶回岸上,惟仍造成青春生命殉損之憾事。為預防並減少相關悲劇之發生,消防局西嶼分隊以積極之預防宣導及模擬搶救演練,期以迅速有效之應變作為,來降低溺水事故發生,並提升遇難人員之獲救率。
消防局呼籲如遇溺水事件,不論水中人員是否尚在求救或是已經漂浮在水面毫無動靜,均避免貿然自身下水搶救,務必謹記「救溺五步、防溺十招」,救溺五步:(一)叫-大聲呼救、(二)叫-呼叫 119、 118、 110、 112、(三)伸-利用延伸物(竹竿、樹枝等)、(四)拋-拋送漂浮物(球、繩、瓶等)、(五)划-利用大型浮具划過去(船、救生圈、浮木、救生浮標等)。防溺十招: (一)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二)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三)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四)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五)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六)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七)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八)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九)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海象不佳不要戲水、(十)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該縣因海岸線遼闊,且潮間帶生態多元,到訪遊客常因藍天碧海及淨白延綿沙灘之美景吸引,而疏忽自身安全即貿然下海戲玩,轄內各海域亦無救生員常時駐守之海水浴場,開放水域雖都設有救生圈及警語等公告事項,戲水與從事相關活動務必詳閱並應遵守警語內容,隨時留意周圍環境狀況及注意自身體力,才能確保自身安全享受旅遊樂趣。另炎炎夏日,豔陽活動務必記得適時補充水分及防曬,以免有造成中暑或曬傷之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