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防護~不讓小寶貝受到腸病毒傷害

  【本報訊】今(2025)年累計3例腸病毒重症病例(含2例死亡個案),經檢驗均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其中2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之嬰兒,腸病毒所帶來的威脅不容小覷,衛生局局長陳淑娟籲請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圖片

  伊科病毒或克沙奇B型病毒為引發新生兒重症及死亡的主要腸病毒類型,新生兒在感染腸病毒初期可能會有發燒、活動力下降、喝奶量變少等情況,病況進展嚴重時則可能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等重症徵狀,因此,陳淑娟局長也提醒家長務必要留意家中新生兒的健康狀態,一旦發現新生兒出現上述情形時,應儘速帶至醫院及時接受治療。

圖片

  成人感染腸病毒時症狀通常較不明顯,容易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嬰幼兒,為了預防家中嬰幼兒感染,建議不論是住院期間或已返家休息,都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訪客,所有會接觸到嬰幼兒的人(包括父母、其他家人、保母、月嫂及醫院的工作人員等)都需要注意個人衛生,落實以肥皂正確的洗手,由於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切勿以酒精乾洗手替代濕洗手。如有疑似腸病毒感染症狀者,都應與嬰幼兒適度隔離,盡量避免接觸。準媽媽也要有所警覺,產前14 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以利診斷與處置。

圖片

  另外,衛生局提醒,5歲以下孩童皆為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請所有照顧者務必提高警覺,如家中孩子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至醫院就醫。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