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澎南地區的風櫃半島歷來是戰略要地,這裡曾是1624年明荷戰役的主要戰場、1885年清法戰役的前線,甚至在1908年,日本海軍松島艦於澎湖內灣爆炸,眾多士兵的遺體隨波漂流至風櫃,長眠於此。
風櫃地區的特殊歷史背景,使其成為不同國籍士兵的安息之地。約百年前,風櫃主神溫王爺降乩指示居民,每逢農曆普度之際,需為這些異國將士準備一桌供品,包含洋酒、洋菸、生牛肉和生魚片等,當地人稱之為「冥軍桌(Bîng-kun-toh)」。然而,隨著時代演變,這個名稱逐漸被誤寫作盟軍桌,雖台語發音相同,但其意涵卻大不相同。
為正名並保存歷史真相,風櫃社區發展協會以紀錄片形式完整記錄「冥軍桌」的由來及歷史脈絡,並獲文化局113年社區營造點補助。計畫執行人員進行田野訪談,邀請澎湖文史工作者高啟進老師講述風櫃的戰爭史,並拜訪風櫃尾法師長顏永陸先生,請教冥軍桌的由來與相關鄉野傳說。紀錄片拍攝於今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西曆8月18日)在三官廟以及農曆七月廿六日(西曆8月28日)於溫王殿取景,忠實呈現祭典場景與民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