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五德威靈宮神像~進行科學檢測

  【本報訊】配合澎湖生活博物館展出的「神器神氣:澎湖縣廟宇文物特展」,9/9(六)澎湖縣政府文化局邀請吳慶泰助理研究員(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帶領的的文物修護團隊,以攜帶式X光機與電子顯微鏡,為五德威靈宮的神像、臺廈郊水仙宮匾額進行科學檢測。

圖片

*在廟管理委員會、信徒陪同下,吳慶泰老師正為神像進行工藝分析保存現況檢視。

  五德威靈宮表示相傳該廟原由伽藍爺開基,後再迎來保生大帝為主神,在近年重建入火時,神明指示保生大帝、伽藍爺及註生娘娘等三尊神像不要進行剃面,以維持古貌。文化局表示透過X光檢視,可掌握神像的雕刻結構以及整修情況,甚至探究神像有無入神物。這次藉由特展機會邀請科工館團隊,是繼文澳城隍廟之後,本縣第二間廟宇同意用科學儀器檢視古老神像。

  三尊神像經初步檢測皆未有入神物,而保生大帝是少見用杉木雕刻的神像,而伽藍爺與註生娘娘則是使用樟木,且雕刻風格迥異於保生大帝,吳慶泰老師指出3尊神像以保生大帝像年代較早,具有清代神像特色,與廟方曾於道光年間重建沿革能互相佐證。

  吳慶泰老師指出,文物修護應是盡量保存現在的樣貌,過去的修補都是歷史見證的一部分,這也是使用科學儀器檢測文物的價值,在不破壞文物的前提下記錄各種信息與線索,若文物沒有急速的劣化威脅,改善保存環境更是首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