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澎湖縣警察局長劉祥浤表示,少年為國家未來棟樑,若誤入歧途,涉入犯罪行為,除危害社會治安, 更將減損國家未來發展競爭力,如何防制少年犯罪極為重要,而「加強保護少年措施」一直是警察局執行勤務的重點工作項目之一,經由警察局的努力不懈,並結合學校訓輔人員於本縣青少年易聚集滋事、妨害身心健康發展等處所,積極規劃防制勤務,加強查察勸導、取締作為,對少年偏差行為適時勸導,並加強後續相關輔導處遇措施,以保護少年,預防犯罪,希望民眾與家長共同支持。
少年犯罪行為多係少年經常發生偏差行為、虞犯行為與不良行為等非行累積所造成,其中不良行為包括逃學、逃家、深夜遊蕩、吸菸、飲酒、嚼檳榔、無照駕駛、對父母或師長態度傲慢、舉止粗暴、出入妨害身心健康場所…等違規或未違反法律但違反社會規範等行為,而不良行為往往成為日後少年犯罪的前兆。警察局為機先防止少年偏差行為,保護少年安全,使免誤入歧途,並妥善防處少年事件,加以適切輔導,以保障少年自我健全成長空間,秉持著以預防少年偏差行為為主,偵處相牽連犯罪為輔之基本原則,特重平時之勸導與輔導,了解少年身心發展之特性,掌握少年個性、環境及發生偏差行為之原因,並結合政府各機關、學校及民間團體資源,協助偏差行為少年之轉介輔導工作等。
該縣轄區民風純樸,相對於臺灣地區治安環境單純,惟為維護本縣青少年純淨成長環境,警察局特提出防制少年犯罪相關作為如下:
1.落實勤務規劃於執行:定期分析少年犯罪情勢,並提出檢討與策進,提供勤務規劃參考,妥適規劃保護查察及偵防少年犯罪勤務,在校區附近廣設巡邏箱,加強與各級學校及校外會聯繫,並針對青少年易聚集滋事、妨害身心健康發展等處所執行春風專案、校外聯巡工作,另針對列管、觸法及虞犯少年加強關懷、約制。
2.強化與學校聯繫機制:與轄內各級學校簽訂「維護校園安全支援約定書」,配合學校需求,定時、不定時進入校園,協助校園安全維護,積極防處校園霸凌,對於入侵校園騷擾學生之不良少年,迅速派員依法查處,並每月與各校訓導(輔)及教官人員保持密切聯繫,了解校園治安現況,即時適切處理,以防制校園事件發生。
3.建立青少年正確法治觀念:平時實施預防少年犯罪宣導,並於每年寒、暑假擴大辦理宣導活動,加強預防少年偏差行為及被害事件之發生。除藉由社區各項活動辦理宣導外,亦走進校園講解法律、人身安全等常識,置重點於新興犯罪手法,以增進學校教職員與學生防制毒品及暴力事件之知識及充實危機處理及應變能力。
4.定期與各相關單位召開會議:每月、每季召集教育單位、校外會及本縣各局處召開少年輔導委員會及定期聯繫會議,透過會議加強各機關橫向聯繫功能,了解現階段本縣少年治安狀況及各單位執行狀況,並檢討相關作為及研商因應對策,以共同維護本縣少年治安環境。
預防少年犯罪作為且須結合警政、教育、社政、司法等單位力量,加強跨領域合作,共同建構嚴密的防護網,警察局將持續加強與相關單位合作,深化縱向聯繫與橫向合作功能,精進各項跨部會措施及機制,全力保護本縣少年安全與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