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接獲親友借錢訊息.帳號已遭盜

  【本報訊】隨著電信網際網路科技迅速發展,犯嫌為躲避警方查緝,藉由各類通訊軟體假冒親友,以「周轉不靈」、「急需用錢」等話術要求被害人協助轉帳應急。詐騙集團利用被害人基於親友情感與信任之弱點,結合話術包裝成陷阱,讓被害人深信親友確實面臨急難需援助,直到匯款後無法聯繫,或利用其他通訊管道向本人確認後,才驚覺受騙。

  某縣市1名從事科技業陳姓男子,使用通訊軟體Telegram時,突然收到好友「忠哥」傳來借錢訊息,基於朋友道義,立即使用網路轉帳2萬元至指定帳戶,匯款後隨即又要求再轉6萬元,陳男察覺有異,立即撥打「忠哥」的行動電話,對方表示並未向其借款,才驚覺遭詐騙。

  澎湖縣政府警察局提醒,若接獲親友以通訊軟體傳送借款訊息,請先利用其他通訊方式向本人聯繫,確認真偽再匯款。此外,切勿輕易提供個資、驗證碼或傳送手機擷圖給未經查證之對象。目前市面上常用之社交及通訊軟體,均有提供帳號雙重驗證、關閉自動加好友等設定,詳細步驟教學均於165官網、165全民防騙粉絲專頁、165防騙宣導LINE@及警政服務App中公布,請民眾多加利用,以提升個人通訊軟體帳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