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大義宮飼養海龜~以全數野放為目標

  【本報訊】澎湖大義宮飼養的海龜有三隻接連死亡,各界譁然,縣長賴峰偉表示,無法接受。他說,雖然該宮合法飼養海龜超過30年,但時代在進步,觀念也要跟著進步。畢竟,大海才是海龜的家,我們將以全數野放為目標。

  大義宮地下室飼養海龜始於1970年,當時是廟方為了收養被漁民不小心捕獲而受傷或殘疾的海龜,與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建廟宗旨不謀而合。

  1990年「野生動物保育法」施行,由於大義宮在該法施行前即有飼養海龜事實,因此該宮成為全國唯一獲准設置收養海龜的民間單位。

  今年6月27日、7月6日,縣府農漁局分別接獲大義宮通報所飼養的2隻綠蠵龜、1隻玳瑁海龜死亡後,立即至現場採樣飼養環境水質,並委託成功大學永續環境所進行檢測,至於死亡海龜則協請中華鯨豚協會病理解剖,檢測報告出爐後將立即公布。

  此外,為確保大義宮剩下的5隻海龜健康無虞,農漁局在7月7日已協調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收容,目前全數狀況良好。

  賴縣長已責成農漁局積極與大義宮溝通,以達成全數野放海龜為目標。但因大義宮海龜長期以人工飼養,經澎湖縣前家畜疾病防治所長郭仁政獸醫師評估後,建議野放前需達成以下4點:

  1.刺激出野外攝食的能力。

  2.身體健康狀況評估,是否能適合野放的需求。

  3.常態血液檢查,瞭解環境中的重金屬物質是否能恢復。

  4.所需時間至少半年以上。

  這是一條漫長回家的路,但我們會努力讓每隻海龜平安快樂的回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