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澎湖縣長賴峰偉26日出席「澎湖研究第19屆學術研討會開幕」時表示,澎湖文化資產豐富,未來澎防部遷移後,成立水下文物博物館將是澎湖觀光最大的亮點,可以暸解澎湖歷史,帶動觀光發展。
賴峰偉表示,澎湖無論是古蹟、歷史建築、文化景觀等有形文化資產,或傳統生活、信仰、工藝、美術等無形文化資產,不僅具有在地獨特風貌,更與近代歷史有密不可分關係。
賴峰偉指出,台南熱蘭遮城大部分石材都是從澎湖風櫃熱蘭遮城遷移過去,若風櫃熱蘭遮城能夠原地重建恢復原貌,就是澎湖觀光一大亮點,也可恢復明朝與荷蘭戰爭歷史故事。
賴峰偉說,他在第二任縣長時曾續修澎湖縣誌,現在又有13年時間未記載,他將啟動縣誌續編。此外,未來還有澎湖經濟誌、文化誌等必須補齊,他感謝專家學者們貢獻建言,藉由大家腦力激盪,讓澎湖研究相關成果更加豐碩。
澎湖研究第19屆學術研討會,26日上午在澎湖科技大學開幕,為期2天的研討會共計有6場專題演講,同時藉由論文發表、綜合座談等舉辦,進行各研究主題的探討,希望藉由相關學術論文彙整,匯聚澎湖學相關主題研究成果,提昇澎湖專業研究領域層次,並豐富澎湖史料累積。
會議以澎湖水下文化資產為主要研究主體,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與教育推廣相關工作中,藉由「就地保護」的觀念,提出與生態、環境、文物結合的水下博物館構想。同時期望藉由與過去交談、互動,再一次挖掘澎湖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內蘊深藏的意涵,藉此傳遞在地的文化想像,使其常駐常民生活中,並成為觸動文化再生的新苗,以建立在地居民彼此共享的信念、記憶和期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化共同體,迎向未來,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