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山議員:澎湖恐成毒品轉運的天堂

  【本報訊】澎湖縣議員陳海山針對日前澎湖又破獲大量毒品先驅原料,加上已經發生多起毒品從澎湖轉運出去的刑案痛批指出,已經有許多人在臉書社群爆料,毒品進出澎湖易如反掌,如果再防杜不力,澎湖恐淪為毒品的轉運天堂。

  陳海山建議縣警局等治安單位,善用已經購置的無人機設備,加強海上、岸際與無人島的預防偵搜作為。還批評,警察局為防杜毒品氾濫而成立的警犬隊,

  並未積極在機場和港口緝毒,反而常常僅提供為學生觀摩參訪之用,正事不辦,警犬隊成了「養狗隊」。繼約3年前警方與澎湖海巡隊,在海上破獲一起澎湖有史以來數量最大,達506公斤的毒品成品與半成品走私案,震驚各界之後;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8日又跨海來澎,查獲超過1公噸的K他命先驅原料,企圖闖關轉運台灣本島。

  陳海山說,治安單位再不加強防杜作為,可能真的落實外界對澎湖「毒品轉運天堂」的罵名。

  他說,近年來常在「靠北澎湖」等臉書社團發現,有人指有藥頭在販賣毒品,甚至直指運毒者利用車輛「載貨」,直接以海運的方式進出澎湖,但治安單位似乎充耳不聞。

  他又說,民眾向他反映,過去進出港還是警方負責安檢的年代,有車輛寄船往返台灣與澎湖之間時,安檢人員還會象徵性地要求車主打開後車廂,查看一下車上載運的貨物。但是現在,不論是從高雄隨船運送車輛來澎,或是從澎湖離境赴台,只要出示人和車的船票,就輕鬆駛上駛下了。有心人自然會鑽此一防杜大漏洞,安心載運不該載的東西。除非是檢警事先獲得線報,否則不知已經有多少毒品利用此門暢行無阻。

  以10月8日破獲的K他命先驅原料一案為例,陳海山說,該水肥車顯然就是為了載運違禁品來澎,這一次雖然抓到了,但只要查它的進出澎湖港口次數,就能判斷它可能已經成功走私幾次了。陳議員指出,有心人以船隻從海上接駁或偷渡毒品成品或半成品的方式來澎,再轉運到台灣。海巡隊不可能終日漫無目標的在海上巡邏,然直接從海上斷絕非法品進入澎湖,又不失為最積極有效的作為。

  因此他建議,既然警方已經購置了偵搜之用的無人機,就應該時時執行海上、岸際與無人島的預防偵搜;甚至比照過去常常實施的無人島登島搜索。一來,可查看有無私煙、毒品或三層網、毒電炸魚等違禁品囤放;二來,可因不時登島搜查的動作,而起警惕不法的宣示作用。

  陳海山又批評,這幾年毒品入侵澎湖校園的事情,時有所聞。縣警察局為了防杜澎湖境內毒品氾濫的問題,因此在約2年前成立第一支警犬隊,一開始初期,還象徵性地在機場出現;但是已經好久沒看到緝毒犬在機場或港口「檢查行李」了。現在在五德的警犬隊,幾乎只有接待各級學校觀摩參訪之用,失去當初單位成立的目的,由於正事不辦,被其他基層員警譏諷「警犬隊成了養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