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地質公園~漁翁島博卡拉船難記憶

  【本報訊】澎湖縣政府訂於6月28日(星期五)上午9時30分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會議室,舉辦「澎湖海洋地質公園—漁翁島燈塔與博卡拉船難記憶」論壇。因地質公園正式於105年7月正式入文化資產保存法與自然保留區同屬於自然地景的一部分,相關規定106年正式公告後,澎湖縣就依循世界地質公園的概念,擬借由此次國際論壇,讓澎湖珍貴地景、自然生態及文化考古歷史,能達到國際行銷宣傳效果,歡迎各位鄉親、同好,踴躍參加。

  本次地質公園國際論壇,邀請到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漁翁島燈塔總工程師曾孫女及中研院院士,於今天上午分享博卡拉船難布哈拉沈船水下調查 及漁翁島燈塔昔日古今的記憶。下午則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團隊,分享澎湖玄武岩地質保育與發展規劃、地質公園及澎湖海洋生態的多樣性。而除了多樣的玄武岩地質景觀外,澎湖有大大小小的沙灘與沙嘴、岩脈、火山口遺跡及各種海蝕地形(海蝕凹槽、海蝕洞、海蝕拱門、海蝕柱與海蝕平台)分布,人與玄武岩間互動留下的石滬、菜宅、石敢當、七美石器工廠考古遺址,加上寶貴而豐富的海洋資源、保育類海龜、燕鷗等等,都使澎湖群島具備世界地質公園的條件。

  地質公園特別重視社區居民與地景、自然生態之間的互動,藉由親近自然地景而發自內心的保育。期藉由這次國際論壇,讓澎湖地質公園的珍貴地景、豐富自然生態及文化考古歷史,能讓國際間和鄉親們更加了解我們澎湖的古往今來,共同保護我們珍愛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