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峰偉縣長主持泉州市天后宮乞龜點睛

  【本報訊】澎湖縣長賴峰偉19日上午出席泉州市天后宮元宵節4萬5千斤大米龜點睛儀式,這是「泉澎元宵乞龜」交流12年來首位主持點睛典禮的現任澎湖縣長,他表示,「乞龜文化」已昇華為兩岸和平交流基石,值得兩岸共同珍惜。

共同主持點睛儀式之泉州市副市長周真平  「澎湖縣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柳瑞慶、澎湖天后宮主委蔡光明一行19日率團出席泉州市天后宮「澎泉元宵乞龜」點睛儀式,賴峰偉與泉州市副市長周真平共同主持點睛。

  賴峰偉表示,「乞龜」是澎湖元宵習俗,最早記載於1767年澎湖通判胡建偉的「澎湖紀略」,澎湖「乞龜」至少有252年以上歷史。

  賴峰偉說,「乞龜」源於大陸泉州一帶,但當地「乞龜」已失傳多年。2007年「澎湖縣旅遊發展協會」應泉州市天后宮邀請,敦聘澎湖師傅前去傳授疊砌米龜技藝,如今「乞龜」文化已昇華為兩岸和平交流的基石,值得兩岸共同珍惜。

首位主持泉州天后宮乞龜點睛的現任縣長  周真平表示,澎湖、泉州一水相隔、一脈相傳,語言、習俗、信仰相近,而且澎湖先人有80%來自泉州,乞龜文化是澎泉交流佳話,媽祖文化更是兩岸的精神紐帶,期待未來可深化交流。

  「澎湖縣旅遊發展協會」指出,澎湖元宵乞龜文化豐富而獨特,是澎湖地方特殊的文化資產,該會2007年發起以澎湖年節重要的「元宵乞龜」慶典,作為澎湖與泉州兩地的民俗活動,弘揚澎湖節慶文化內涵,同時將澎湖的觀光旅遊資源及深厚的文化底蘊介紹給泉州。

  元宵節是泉州在地盛會,19日的大米龜點睛儀式吸引大批民眾參與,賴峰偉與周真平點睛後,兩人沿米龜繞行一圈,並依序觸摸米龜頭身尾,現場司儀配合說出吉祥話,禮制沿襲澎湖乞龜習俗。

澎湖乞龜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