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議員楊石龍對陳光復臨別諍言

  【本報訊】西嶼鄉籍縣議員楊石龍,在縣政總質詢時發表「畢業感言」。同時列舉縣長陳光復小巨蛋選址一意孤行、停掉澎防部外遷與全民入股的能源公司等施政;並指縣長4年沒有具體建設,只做容易達成的社會福利,這些都是陳光復施政滿意度民調吊車尾的主因;他以此做為給縣長的臨別諍言。多位議員認為,楊石龍的諍言,句句擊中陳光復的要害。

  楊石龍說,陳光復就任縣長第1年時的施政滿意度居全國第5名,但同一家媒體在往後所做的民調,卻一路下滑;到今年陳光復已掉到全國最後一名。他認為事出必有因,陳光復4年來沒有任何重大具體建設,只做容易達到的社會福利支出,是最為縣民詬病和不滿的施政風格。

  楊石龍分析,還有多項消極的施政作為引發民怨,是陳光復施政滿意民調一路直直落的主要原因。

  楊石龍列舉,縣府投入3、4億元經費的大倉媽祖文化園區案,雖宣稱多數民眾反對而停止;但後來卻沒有任何其他替代建設方案,任憑基座荒廢、多數漁民信仰的媽祖銅像斑駁,造成巨額公款無端的浪費。他建議縣府,另覓地點設置銅像,大倉的基座則可建一「海上明珠」地標,豐富澎湖的觀光內容。

  他又指出,原獲得中央補助經費到位的中正、永安橋改建案,又在陳光復上任後提出計畫變更,使得原本計畫的橋高與橋寬縮水;議員認為失去改建意義而終止。楊石龍說,這2座橋和跨海大橋若能加以美觀,必能創造旅遊經濟效益,但他建議了4年,卻如狗吠火車。而縣長常自滿的道路水溝加蓋,其實此涉安全問題,本來就應該要做的。

  還有,已獲核定計畫,且體育界與多數民眾,甚至多數議員和縣府官員都主張的,室內綜合體育館落腳馬公市公所後方,獨立又方正的南澳段土地。陳光復縣長卻一意孤行,偏偏要變更計畫,擠到目前的體育場附近文化段。楊石龍表示,此事不但不符合社會期待,也會讓人質疑,一再變更計畫是不是有什麼利益輸送?

  楊議員繼續列舉,澎防部與通信營外遷,事涉地方重大發展。原已定案,卻被陳光復以26億代遷代建費用無力負擔為由,而喊卡。然其實,縣內有多處廢棄營區,難道不能協調澎防部遷移嗎?此將可大幅降低遷建的費用,端看縣府願不願意積極和軍方協調。

  另外,以全民入股成立能源公司的方式,來開發澎湖風能,創造可觀經濟效益的計畫,也在陳縣長上任後終止。現在整個風力發電的金雞母,已由彰化縣取代。最後,縣府原來信誓旦旦,剷除銀合歡整地之後,全力發展太陽光電的政策,至今毫無作為。

  楊石龍說,上述都屬縣政的部分;以西嶼鄉而言,陳縣長上次選前承諾的,外垵漁港設置製冰廠與港區擴建等支票,到現在經過4年,確定是跳票了。

  楊石龍強調,身為民意代表有監督施政的責任,縣長施政成這樣,所以他不敢再選了。多位議員指出,楊石龍分析縣長施政縣民不滿意的諍言,確實句句擊中陳光復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