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 北寮摩西分海近年來成為澎湖旅遊最熱門的景點;憂心生態遭到破壞與環境承載量負擔過重,議員陳慧玲昨天建議縣府,協調澎管處評估,當地是否對遊客收費或採總量管制,另應新闢旅遊景點以分散遊客。
奎壁山摩西分海在「來澎必遊」的號召下,雖然赤嶼已管制不能登島,但遊客在退潮時仍是一窩蜂下水,踏上分海步道;由於對環境的衝擊太大,民間不斷出現保護當地生態和景觀的聲浪,否則再這麼下去,步道都快被踏平了。
陳慧玲日前指出,來澎的遊客數逐年上升,但她憂心澎湖的觀光品質會愈來愈低落,因為環境承載量正面臨最嚴苛的考驗。以奎壁山摩西分海為例,大自然將大海分開,不想卻又意外形成「人海」,對生態傷害的處理,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她希望縣府和澎管處協調評估,或許該對造訪當地的遊客開始收費,費用用於專款復育北寮海域,或是應對遊客採總量管制的措施。以七美的雙心石滬來說,如果開放遊客踩踏,雙心石滬早就不見了。
陳慧玲認為,之所以會造成摩西分海人滿為患的窘境,主要就是澎湖新開發的旅遊景點不足,使得遊客過於集中不能分散在各景點。
她指出,水族館、東西臺古堡、龍門閉鎖陣地、青灣仙人掌公園以及風櫃蛇頭山風景區等景點,都是富歷史人文深度的景點,只是公部門不願投入軟硬體設施、任其荒廢。縣府應該出面統合澎管處與各鄉市公所,共同合作注入新元素,並且加強行銷;有了更多旅遊景點的選擇,遊客自然不會一窩蜂都擠到同一個景點上。
針對陳慧玲的建議,縣長陳光復表示,公部門當然已經注意到奎壁山摩西分海生態恐遭破壞之虞;因此目前赤嶼已管制不能登島,但可以踩踏的步道已然變形,這也是事實。縣府會與澎管處協調評估採總量管制措施,一方面保護生態,同時也兼顧遊客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