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傳承在地民俗.澎湖小法祭祀科儀
【本報訊】文化資產承載著人類生活的痕跡,無論是有形或無形文化資產,都是人民共同的記憶。澎湖的小法祭祀科儀,長久以來與宮廟活動密不可分,是極具代表性的無形文化資產。澎湖縣政府於102年3月18日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澎湖小法祭祀科儀」登錄為本縣民俗。今年度縣府文化局進一步推動傳承工作,委託澎湖縣文化資產保存再生協會辦理,,並於9月20日、21日舉辦「小法科儀復振座談會」及「小法行動教案志工培訓課程」,希望透過宮廟交流及志工培訓,凝聚社會力量,共同推廣在地民俗。
在復振座談會中,邀集本年度獲小法培訓補助的宮廟,以及有意願參與的廟宇代表,共同與文化局長陳鈺雲探討小法復振與推廣的可行性。會中展示的小法桌遊教具獲得宮廟代表一致肯定,並引發熱烈討論與建議。各宮廟代表皆表達將持續投入,攜手守護並傳承澎湖小法文化的決心。
志工培訓課程則安排於重光活動中心及重光威靈殿進行,由協同計畫主持人、威靈殿法師長陳俊宇親自帶領,透過圖卡與實物對照方式,講解各式法器與科儀內涵,讓學員獲得更深入的理解與體驗。課程同時介紹小法教案的教學方法與桌遊設計理念,並首次安排實際操作桌遊教具。過程中笑聲不斷,寓教於樂,學員們在輕鬆氛圍中成為最佳推廣者。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今年以「澎湖縣小法祭祀科儀保存推廣中心」為推廣主軸,除座談會與培訓課程外,後續尚規劃走讀活動及紀錄影片等。期盼透過多元方式,帶動民眾關注澎湖小法,深化對地方民俗文化的理解與認同,進一步凝聚保存力量,讓珍貴的文化資產得以永續傳承,並提升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