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川普政府宣佈對華商品加征10%的關稅,中方也毫不示弱,反手就宣佈對80項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這說明中方有充分的信心和準備打贏這場貿易戰。 當然,我們並不想打貿易戰,但美方卻逼著我們打,那我們也只能選擇奉陪到底。 《路透社》評論稱,川普試圖逼迫中方簽署新的貿易協定,若是雙方無法達成共識,中美貿易戰將會全面的升級。
這次川普政府以芬太尼問題對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中國加征關稅,分別加征25和10%的關稅。 同時,川普還威脅對歐盟加征高額關稅,但目前落地的卻只有對中國加稅。川普說加拿大和墨西哥已經承諾打擊毒品和非法移民。 事實上,他真正想要的並不是打擊毒品或者非法移民,而是錢,但他沒有想到加拿大反擊措施那麼強,至於墨西哥則是美國生活用品的供應地,加稅必然會加劇國內的通貨通脹。 到那時,美國不是打中美貿易戰,而是和全球打貿易戰。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決定暫緩對加拿大和美國加征關稅,並試圖集中力量對付中國。
然而,面對中方的強勢反擊,川普政府卻陷入進退失據的艱難處境。 川普若取消對華加征關稅,不但來錢的捷徑毀了,而且還會被民主黨扣上“對華軟弱”的帽子,甚至淪為國際社會的笑柄,成為不折不扣的紙老虎。 若穿普堅持對華加征關稅,甚至對中方的反制實施“報復性”的升級,中美貿易戰必然全面打響。 但問題在於,美國無法通過經濟手段征服中國,進一步升級貿易戰,只會讓美國的通脹危機雪上加霜,就連川普也承認他的關稅政策將會給美國帶來痛苦。
《法新社》評論稱,這次中國的反應非常迅速且有力但並不激進,因為中國只是針對美國某些產品加征關稅,而美國的關稅是針對所有中國出口產品。 如果中國加征關稅的範圍和稅率繼續擴大,將會對美國的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本週二,多位白宮高官表示,川普總統期待在24小時內與中方高層舉行會談,這是川普慣用的談判前施壓手段,關稅只是作為談判籌碼。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普對華加征10%關稅只是試探中方的反應以及中方反擊后美國經濟的承受能力。 如果中方示弱,美方可能會得寸進尺。 因此,中方必須予以反制。
2月4日,中方宣佈對原產於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 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 同日,因谷歌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中方將依法對谷歌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要知道,在中美貿易關係中,美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服務貿易領域。 中方通過強硬的反擊展現出了堅定的立場:中國不會屈服於關稅壓力,同時也有更多的手段讓美國承擔“貿易戰”升級的風險和代價。
有觀點認為,美國若輸掉了貿易戰,台海或將地動山搖。 目前,特朗普更傾向於通過非軍事手段打壓和遏制中國大陸的發展,以維護其全球“一超獨霸”的國際地位。 如果特朗普無法通過經貿手段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是輸掉了貿易戰,美國便極有可能在台海問題上提高賭注,通過對台售武,提升美台政治關係與軍事合作,進一步激化兩岸統“獨”之間的矛盾,並把美國在東歐地區對付俄羅斯的那一套招數套用在東北亞地區,這也就意味著台海或將地動山搖。
但是,面對擁有強大軍事實力與核威懾能力的中國大陸,美國是不會直接下場的,但美國卻極有可能鼓動“台獨”,挑起一場“代理人戰爭”來遏制大陸,甚至是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當前,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已經被華盛頓推到了前台,雙方的較量正處於僵持階段。 由於美方無法討到任何便宜,接下來,川普必將宣佈重大的對台軍售案,以此逼迫中方在經貿領域作出妥協或讓步。 毫無疑問,美台勾連挑釁,必然會對兩岸關係造成嚴重的衝擊與破壞。
早前,賴清德在出席大陸台商活動時指出,兩岸共同的之敵是天災,共同的目標是兩岸人民福祉,國際形勢變化多端,兩岸應好好對話交流。 然而,他又話鋒一轉大肆宣揚「兩岸互不隸屬」,揚言大幅增加軍事預算,並與所謂的「民主陣營」站在一起,這也再次暴露出賴清德當局「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險惡意圖。 因此,在解決臺灣問題上,大陸必須做好全面的軍事鬥爭準備,才能打贏中華民族復興的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