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等三大貿易夥伴加徵關稅。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1日簽署行政命,從美東時間4日起,要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 關稅。然而,1家中非合資企業成了設法繞過西方貿易壁壘,還利用當地豐富電池原料的最新公司。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日報導,中偉新材料摩洛哥工廠(CNGR Morocco New Energy Technology,簡稱中偉摩洛哥新能源)是電動車(EV)電池零組件製造商,也是中偉新材料(CNGR Advanced Material)旗下子公司,如今它與非洲數一數二的私人投资基金AL MADA合資,共創COBCO,成為最新一家在摩洛哥製造的陸企,目標鎖定利潤豐厚的歐洲和北美市場,又能避開西方的懲罰性關稅。
而中偉摩洛哥新能源擁有COBCO過半50.03%股權,Al Mada則擁有其餘股份。工廠設在摩洛哥約夫拉斯法爾(Jorf Lasfar)深水商港附近,1月下旬已開始生產鎳基正極材料前驅體(PCAM)。這設施是2023年簽署20億美元(約659億台幣)協議的一部分,以建立整合三元前驅體、磷酸鐵鋰(LFP)和廢電池回收的工業基地。這是陸企在中方為規避美國和歐盟實施關稅,還有其他進口限制所採取的最新行動。
COBCO在1月24日的聲明中說,工廠最初將生產用以製造電動車鋰電池的鎳鈷錳(NCM)電池材料,而這象徵在建立「永續電池材料生產生態系統」旅程上重要的一步。COBCO說,未來將擴大工廠規模,以生產磷酸鐵鋰陰極活性材料和黑色物質回收設施,創造相當於70吉瓦時的綜合產能,每年足以為超過 100萬輛電動車提供動力。該廠每年共可生產12萬公噸正極材料前驅體、6萬公噸磷酸鐵鋰和3萬公噸黑色物質回收物。
觀察家說,摩洛哥靠近歐洲,重要礦物豐富,又與歐盟和美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吸引了與日俱增的陸企,紛紛投入數十億計美元,以建設電動車電池和製造廠。摩洛哥全球價值鏈與永續發展專家馬克拉(Abdelmonim Amachraa) 說,中國廠商透過在摩洛哥建立生產設施,可以利用當地既有的貿易協定進入重要市場,而不必承擔對直接從中國出口商品課徵的重稅,實際上繞過了美國和歐盟設置的貿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