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派高安國被秘密羈押,柯文哲是否又要被押還在審理,值此綠色恐怖全面席卷之時,本應極大化所有非綠勢力,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對抗民進黨。然而,部分藍營和統派在看待北檢偵辦柯文哲的離譜做法時,卻完全喪失大局觀,陷入到個人好惡及黨派之爭,何以如此?
一、先看部分藍營和統派人士,他們看待柯文哲案的偏頗,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一)藍營的部分人士
他們淪落到去扯權謀分析,毫無司法正義的討論,至今仍嘲諷柯文哲當初不選總統就會沒事,甚至批判柯文哲不該「孤傲」組黨,最後為了選舉「搞錢」而「沈淪」。這種論調等於合理化「政治辦案」,更充斥國民黨老大心態,意思就是只有國民黨可以扮演非綠角色,只能由國民黨壟斷非綠勢力,國民黨就是「正統」,然後再去騙一些不懂選舉的人,好像藍綠就不成立基金會管錢、就不賣競選小物一樣。其實說到底,就是還在自欺欺人,不願承認柯文哲的票絕大多數本就不支持國民黨,更不支持侯友宜。沒有柯出來分綠票,賴清德得票早就過半。
(二)統派的部分人士
他們首先會說,確實國民黨和柯文哲都不統,臺灣誰當選都不統。然後話鋒一轉,卻「嚴格檢視」起柯文哲,說他過去出身綠,他底下的黃國昌過去反中天,他的人格卑劣,他就是「臺獨」……。但說來說去,就是不肯正視,柯已從深綠有所改正,且叫出了一批年輕人,裂解掉民進黨本來的鐵票,做到統派一直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更何況,柯文哲色彩如何,人格如何,也不能合理化民進黨這種缺乏證據就先押人,配合綠媒鬥臭政敵的做法。「今天柯文哲,明天任何人」,事實就是如此。
二、我們再來分析,他們看待柯案,為何會喪失大局觀:
(一)藍營的部分人士
對上層的政客和藍媒來說,說穿了還是黨派之爭,他們在對抗綠色恐怖的需要之下,仍優先考慮傳統藍營政媒集團的利益,也就是壟斷國民黨作為非綠老大的地位,以及壟斷只能由他與大陸交涉的位置。其次,一些藍營人士因為傳統歷史情感,類似一種前朝遺老的心態,明知國民黨已不是當年的「中國國民黨」, 早就沒了中心思想,但還是覺得國民黨才是「正統」,也就是家父長式的封建心態,迷戀於那些舊日的符號圖騰。在他們眼裏,年輕人就是要聽話,就是要服從這套「舊規矩」,卻從不去體察年輕人關心的就業、房價、社會公平的問題,自己不提相關論述,而柯文哲提了就說那都是「騙術」。在他們這種思維裏,馬英九、蔣萬安這種不沾鍋的「公子」,就是「幹幹凈凈」的當然領袖,而其他藍營戰將勇敢沖鋒都是「應該的」,但絕不可做領袖,因為「形象不好」。多數青年在這種封建體系裏,永遠出不了頭,當然不會來國民黨;而一些有血性的藍營支持者,也棄國民黨而去。但部分藍營不思檢討,卻反而認為是柯文哲搶了國民黨的票,還在想藉著民進黨消滅柯文哲,而無「唇亡齒寒」的認識。
(二)統派的部分人士
他們的一種說辭是,反正臺灣政局怎樣都不重要,統一才是歷史大勢,所以根本都不想管,對柯案就當看戲。但事實上,他們對柯「窮追猛打」的程度,卻又遠超過對那個同樣不支持統、對「九二共識」也根本不認同的侯友宜。他們嘴上說不理臺灣政局,心裏仍是寄望國民黨重返執政,也就是「國共協商解決臺灣問題」那一套,或最後根本從統派退化回去成維護國民黨利益的「老藍」,但國民黨利益並不等於反獨促統的利益。他們拒絕了解臺灣青年的思想變化,拒絕去認識「小草」現象。他們在「反正臺灣各黨都不統,誰選上也無所謂」和「希望國民黨重返執政」兩套說辭中擺蕩。其實,說是「無所謂」,部分統派人士卻完全不成比例的批鬥柯文哲,甚至到了和民進黨幾乎一樣的地步。一定程度來說,所謂「臺灣政局不重要、最後都是統」的說法似乎正確,但「揍一頓就對了」絕不等於「揍一頓就完了」。且不說統一後的治理,就以當前還無法「開揍」完成統一前,先壓製住民進黨對統派的迫害,在統一的過程中引導群眾別被民進黨「抗中」的宣傳誘拐,不也是我們該做的嗎?
三、小 結
也許因為我經歷過被民進黨司法迫害,對鬥爭的殘酷和需要有更切身的體會,更能明白此時絕不能意氣用事,尤其不可囿於個人好惡與黨派之爭,唯有團結一切民進黨外的非綠勢力,發起島內的「新黨外運動」,才是當務之急!